理论教育 集成动员的管理总线实践

集成动员的管理总线实践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集成动员业务模式的构建思路,在构建集成动员组织结构中,将集成动员涉及的各部门连接到一个公共基础平台上,称为总线连接。所以,在集成动员管理层,每次动员活动的实质就是政府通过管理总线把诸多职能部门集成起来,建立动员联盟,并使其高效率地相互配合完成动员任务。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和维护这种基于管理总线的基础架构,形成在管理总线支撑下的集成动员管理层工作模式。

集成动员的管理总线实践

所谓集成动员管理总线,就是集成动员管理层的日常工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将一些工作常态化,建立稳定的集成动员管理模式,从而持续地提升集成动员能力。

按照集成动员业务模式的构建思路,在构建集成动员组织结构中,将集成动员涉及的各部门连接到一个公共基础平台上,称为总线连接。不同的动员任务,涉及的动员主体不同,参与的职能部门也各不相同:有些职能部门可能要参与所有的动员活动,这往往是一些综合部门;有些部门则只参加一些特定的动员活动,这往往是一些专业部门。所以,在集成动员管理层,每次动员活动的实质就是政府通过管理总线把诸多职能部门集成起来,建立动员联盟,并使其高效率地相互配合完成动员任务。

在当前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模式下,每次都是接受国民经济动员任务,启动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后,需要哪些职能部门才去找寻这些部门,并没有建立职能部门执行国民经济动员任务的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的弊端很明显,不仅是相关的职能部门没有建立高度的国防动员意识,更没有事先开展过国民经济动员的相关准备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完成动员任务所需要的材料、资源等,而且很有可能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临时找到的职能部门并不是最适合的部门,从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效率。比如,某次任务中需要征用渔船,军地双方费尽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在事后总结时才发现渔船绝大多数隶属于动员中心。如果当时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平台,有完善的工作模式,征用渔船的效率会更高。

在集成动员模式中,需要通过管理总线完成的任务包括:集成动员管理层的数据交换、业务配合、工作衔接、进度控制等。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和维护这种基于管理总线的基础架构,形成在管理总线支撑下的集成动员管理层工作模式。相应地,管理总线也就成为把职能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集成”起来的基础平台,成为集成动员的支撑保障结构。

在集成动员管理层,管理总线的基本职能是:

第一,建立执行主体间规范化的业务接口。这种业务接口相当于计算机工作中总线协议或者总线标准。计算机行业工程中,总线协议和总线标准规定了各个部件与其他部件交换数据的模式,与各个部件自身的功能细节无关。比如音频模块如何控制喇叭,是音频模块自己的事,但音频模块如何从其他模块接收发音指令则由总线协议和总线标准规定,音频模块也需要按照总线协议和总线标准反馈执行结果。同样,在作为国家行为的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各执行主体如何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行使职能,由各个执行主体的性质决定,但是各执行主体间相互交换信息、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则要通过管理总线来完成,所以管理总线是集成动员各执行主体在参与动员活动、完成动员时相互配合的业务接口。

第二,协调各个部门的业务节奏。它相当于计算机总线的时钟周期控制。集成动员活动也有时序要求,比如生产开始前要有原材料物流,生产开始一段时间之后才有产品物流。负责指挥物流的执行主体与负责指挥生产的执行主体间,要特别注意相互配合的节奏,即应战应急资源保障活动的秩序。这种按照业务节奏展开的整体活动的节奏,只能由作为协调主体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通过建立管理总线,完善集成动员管理层的基础架构来予以协调。(www.daowen.com)

第三,把握总体进度。在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集成动员任务的情况下,所有的参与者都只完成局部任务(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通过社会分工,把所有的工人都变成了局部工人,没有任何一个工人完整地完成整个产品生产过程)。如何使局部之和大于整体,如何保障整体进度最佳,这都要通过管理总线去解决。

第四,解决业务冲突。计算机中的总线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解决冲突。在多个执行主体协同配合完成的集成动员活动中,也可能会有业务冲突发生(应战应急资源保障的优先次序、资源分配之多寡、资金投入之先后等),并且,在每个部门都有可能参与多项动员任务的情况下,也会有自身的冲突(如救人、供电、维修都需要钱,财政部门可能会捉襟见肘)。这些冲突有些是跨部门的,有些是某个部门内部的,如果某些业务冲突需要多部门协同去解决,就要由协调主体所建立和维护的集成动员管理总线去解决。

在管理总线支撑下的集成动员组织模式如图3.2所示。

图3.2 集成动员的管理总线

虽然集成动员管理层基于管理总线的基础架构非常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新变革,但其工作模式也有一定的限制,实施中需要加以注意。因为这种工作模式中只有一条双向通道,结构中的所有站点都通过这一条信息通道进行信息交换,并由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来协调。一旦总线断路就会导致整个结构无法工作。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动员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交换速率将全部依赖于这个基础架构。其优点是易于调整各个部门的工作速度,实现整体步调一致,但其局限性则在于可能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所以,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工作至关重要,它负责协调整个动员活动过程中全部的信息交换及每一步的任务安排。由于管理者的精力局限,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必须对动员任务有着绝对的了解和把握,负责从战略层面把握大局并在有关时间节点上监督相应的职能部门,这样才能避免这种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