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放下自我执着追求——诺贝尔奖得主的清洁工精神

放下自我执着追求——诺贝尔奖得主的清洁工精神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9岁时,他有幸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可最终还是落选了。这时,有一家科学杂志办了个“搞笑诺贝尔奖”,邀请他出席。活动结束后,人们都离开了,唯有格劳伯还呆呆坐在那里。格劳伯想了想,点点头:“扫地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什么不呢?”之后,每年举办“搞笑诺贝尔奖”时,格劳伯都会来打扫。这时旁边有人插话:“他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放弃是最容易的选择,坚持则往往意味着将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承担。

放下自我执着追求——诺贝尔奖得主的清洁工精神

罗伊·格劳伯是哈佛大学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量子光学研究。69岁时,他有幸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可最终还是落选了。这时,有一家科学杂志办了个“搞笑诺贝尔奖”,邀请他出席。格劳伯明知道其中的讽刺意味,但还是答应了。

那天,一群不得志的科学家聚到一起,诉说着心中的苦闷。他们时哭时笑,有些人还叫嚷着向“获奖人”扔东西,喝倒彩。活动结束后,人们都离开了,唯有格劳伯还呆呆坐在那里。清洁工约翰走过来,指着满地的杂物,开玩笑说:“你是想留下来帮我打扫吗?”格劳伯想了想,点点头:“扫地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什么不呢?”说完就拿起了扫把。之后,每年举办“搞笑诺贝尔奖”时,格劳伯都会来打扫。就这样过了十一年

一次,早已离开的约翰重回旧地,看到年迈的格劳伯还在扫地,便惊诧地问:“你竟然还在这扫地,这么多年还没得奖吗?”格劳伯笑了笑,没回答。这时旁边有人插话:“他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约翰愣住了,想要夺过扫把,却被格劳伯制止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扫地和拿奖不都是一个道理吗?”说完,他又俯下身,颤巍巍地扫起来。(www.daowen.com)

放弃是最容易的选择,坚持则往往意味着将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承担。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放低自己是一条必经的道路,就好比丰收的稻穗会弯下腰,当我们不妄念于“自身”时,得到的也许会是整个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