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扶贫管理水平:扶贫考核可行性分析

提高扶贫管理水平:扶贫考核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精准扶贫的初衷就是要克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水平低,扶贫效果差的问题。然而,该《考核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首先由于考核办法对党政领导的考核是从经济社会全方位着眼的,虽然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点,但实际操作缺不能准确地实现扶贫成效的准确考核。

提高扶贫管理水平:扶贫考核可行性分析

实施精准扶贫的初衷就是要克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水平低,扶贫效果差的问题。扶贫工作考核精准化正是为了准确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扶贫管理中水平不高的原因。

(一)科学的扶贫专项考核利于建设扶贫工作管理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量化考核,能够让心态不正、创新不够、大局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等问题的干部无可遁形,他们必须学习提高,谋求进步,否则要对其实行谈话教育,分类指导。对于实在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领导,考核结果也可作为明确的依据,令其挪位让贤。这种优劣分明、功过清晰的局面必然催生以品德评干部,以考核论能力,以贡献看勤政,以实绩用干部的工作和用人导向。

(二)科学的扶贫考核可为党政领导考核提供依据

甘肃省委组织部和扶贫办制定的《关于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办法》(以下称为《考核办法》)当中提出“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点,着力在扶贫开发主战场培养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把扶贫攻坚业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然而,该《考核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www.daowen.com)

首先由于考核办法对党政领导的考核是从经济社会全方位着眼的,虽然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点,但实际操作缺不能准确地实现扶贫成效的准确考核。

其次,《考核办法》对干部的考核无法反映出干部工作失误所在和干部扶贫管理工作的强项和不足。若能以明确的指标对于干部扶贫工作总体成效、组织领导、政府扶贫绩效、扶贫工作实施情况和扶贫工作管理情况各个方面能力和失误准确评价,不但能够为干部选拔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为干部找到自己工作的问题所在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考核办法》注重对党政领导扶贫管理工作的考核,缺少从“双联”角度对于干部的考核。通过“双轨”考核机制不但可以从扶贫组织和管理角度对领导干部有全面的考核和评价,而且还能从“双联”的角度突出对于干部个体的政治热情、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全面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