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SCI模块简介:通讯电路原理简述

SCI模块简介:通讯电路原理简述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SCI模块支持CPU和其他使用非归零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的异步数据通信。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SCI模块会对接收数据进行间断检测、奇偶校验、溢出和帧信息错误检测等。图10-1 SCI模块与CPU接口框图串行通信接口模块的特性如下:1)两个外部引脚:SCI发送输出引脚和SCI接收输入引脚。这些寄存器实际上都是8位寄存器,位于外设模块帧2。相对于24x DSP的串行通信接口模块,增强的功能如下:1)自动波特率检测硬件逻辑。

SCI模块简介:通讯电路原理简述

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CI)是一个两线异步串行接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器与发送器)。SCI模块支持CPU和其他使用非归零(Non-Return-to-Zero,NRZ)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的异步数据通信。为了减少CPU的开销,2803x的串行通信接口的接收器和发送器都有一个4级深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入先出)堆栈(注:281x器件为16级深的FIFO),且具有各自的使能位和中断位。它们能够在半双工模式下分时工作或者在全双工模式下同时工作。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SCI模块会对接收数据进行间断(Break)检测、奇偶校验、溢出和帧信息错误检测等。通过一个16位的波特率选择寄存器,可以对波特率进行编程。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如图10-1所示。

978-7-111-57271-8-Chapter10-1.jpg

图10-1 SCI模块与CPU接口框图

串行通信接口模块的特性如下:

1)两个外部引脚:SCI发送输出引脚(SCITXD)和SCI接收输入引脚(SCIRXD)。在不使用SCI的情况下,这两个引脚可以用作通用输入/输出(GPIO)功能。

2)波特率可编程,可选择最高达64Kbit/s(Bit per second,位/秒)的不同速率。

3)数据格式:

●一个起始位。

●数据长度(1~8位)可编程。

●可选的奇校验、偶校验和无奇偶校验工作模式。

●可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停止位。(www.daowen.com)

4)4个错误检测标志:奇偶校验、溢出(Overrun)、帧同步和间断检测。

5)两个唤醒多处理器模式:空闲线(Idle-line)模式和地址位(Address bit)模式。

6)半双工和全双工工作模式。

7)双缓冲器接收和发送功能。

8)通过中断或者查询标志位可以完成发送或接收操作。

9)独立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中断使能位。

10)非归零(NRZ)格式。

11)13个控制寄存器位于开始地址为7050H的外设寄存器帧中。这些寄存器实际上都是8位寄存器,位于外设模块帧2。对这些寄存器进行访问时,数据存在低字节中(位7~0),高字节(位15~8)读出值为0,写高字节无效。

相对于24x DSP的串行通信接口模块,增强的功能如下:

1)自动波特率检测硬件逻辑。

2)发送、接收各有4级的FIFO寄存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