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低合金结构钢热裂纹敏感性分析

低合金结构钢热裂纹敏感性分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合金结构钢由于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且碳、硫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较低,其热裂纹敏感性比普通碳钢低得多。图6-38 低合金钢焊接接头近缝区液化裂纹的形成部位焊缝金属中加入合金元素Mn,可抑制硫的有害作用。在低合金钢中,S和P有害杂质对热裂倾向的影响取决于钢中的C含量和合金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低合金结构钢热裂纹敏感性分析

低合金结构钢由于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且碳、硫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较低,其热裂纹敏感性比普通碳钢低得多。但如果采用较高的热输入焊接时,因熔池尺寸较大,柱状晶体发达,晶间偏析较严重,在低合金钢焊接接头中也会出现各种形式的热裂纹,包括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和高温低塑性裂纹。

978-7-111-39698-7-Chapter06-128.jpg

图6-37 焊缝结晶裂纹的分布形式及形成部位

1—焊缝中央(纵向) 2—焊缝金属柱状晶之间 3—焊接熔合区

1.结晶裂纹

结晶裂纹是在焊接熔池结晶后期,液、固相并存的温度区间,由于晶间偏析和收缩应变的共同作用,沿初次结晶晶界形成的裂纹。它们多半分布在焊缝中心的偏析区,或在柱状晶体之间,如图6-37所示。

2.液化裂纹

液化裂纹是在接头近缝区和多层焊缝层间重熔区,晶粒间的低熔点偏析相在电弧热作用下熔化和重新分布,并在焊接收缩应变作用下产生的晶间开裂。这种裂纹起源于紧靠熔合线的母材过热区,并沿粗大的奥氏体晶界扩展。有时它会与焊缝金属柱状晶边界连通,成为结晶裂纹的一部分。在低合金钢焊接接头中,液化裂纹的形成部位如图6-38所示。

3.高温低塑性裂纹

这种裂纹是在焊接熔池凝固后继续冷却时,焊缝金属二次结晶多边化与收缩应变的相互作用下,塑性急剧下降,最终导致晶间开裂。其大多产生于纯净度较低,二次晶界物理不均匀性较严重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接头中。

4.合金元素对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低合金钢含有众多的合金元素,它们对焊接热裂倾向有一定的影响,在某些低合金钢中,甚至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在常用的合金元素中,Mn、Mo、W和V能提高焊缝金属的抗热裂性,Ti、Nb、Si和Cu则降低抗热裂性,而Cr和B对钢的抗热裂性几乎没有影响。(www.daowen.com)

978-7-111-39698-7-Chapter06-129.jpg

图6-38 低合金钢焊接接头近缝区液化裂纹的形成部位

焊缝金属中加入合金元素Mn,可抑制硫的有害作用。它与硫可结合成熔点较高的(1620℃)MnS,取代了可能促使热裂纹形成的低熔点(983℃)FeS共晶。增加Mn含量,还能缩小Fe-C二元合金的结晶温度区间,并使硫化物从薄片状变成球形。

焊缝金属的Mn/Si含量比,对热裂倾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当Mn/Si<2时,就可能出现热裂纹。当Mn/Si含量比大于3时,热裂纹就不易形成。焊缝金属中Mo和V等合金元素可缩小γ相区,减小S、P的偏析程度,还可细化初次结晶,增大晶界面积而降低了杂质密集的程度。同时,它们还能减少硫化物夹杂。因此含Mn、Mo、V等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抗热裂性。

在低合金钢中,Ni的作用与C相似,是奥氏体化形成元素。它扩大了γ相区,降低S、P的溶解度,促使偏析程度加大,使硫化物易呈膜状分布于树枝状晶界,因此Ni提高了钢的热裂倾向。钢中w(Ni)超过1.5%,其作用已较为明显。

低合金钢中的微量合金元素Nb和Ti,对钢的热裂倾向也有较大的影响。Nb和Ti能与C形成低熔点共晶NbC和TiC,从而扩大了钢的高温脆性温度区间。钢中w(Nb)超过0.035%,就可能明显增加焊缝金属的热裂倾向。

在低合金钢中,S和P有害杂质对热裂倾向的影响取决于钢中的C含量和合金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在含镍的低合金钢中,S和P的影响更为严重,w(S+P)超过0.03%,就能显著地提高低合金镍钢的热裂倾向。

低合金钢中各种合金元素对热裂倾向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结晶温度(Tr)和临界开裂应变速度(vc)来表征,Tr越大,vc越低,则钢材的热裂倾向越高。

978-7-111-39698-7-Chapter06-130.jpg

根据式(6-19)和式(6-20)计算得出几种我国常用低合金钢热裂纹敏感程度的排列次序是:19Mn5(德国钢号)、Q345、13MnNiMoNbR和Q420,即19Mn5低合金钢的热裂纹敏感性最大,Q420低合金钢的热裂纹敏感性最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