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密相区传热模型优化分析

密相区传热模型优化分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密相区的流动模型,其传热模型一般参考的是鼓泡床传热模型。密相区总传热系数由乳化相的对流传热系数、乳化相的辐射传热系数和炉膛结构特性系数组成:式中,ξ为炉膛结构特性系数;hed为乳化相的对流传热系数;hef为乳化相的辐射传热系数;hw为总传热系数。颗粒与壁面之间的接触热阻R1按式进行计算:式中,ρe为乳化相的密度;Ce为乳化相的比热;λe表示乳化相的有效导热系数。

密相区传热模型优化分析

基于密相区的流动模型,其传热模型一般参考的是鼓泡床传热模型。

密相区总传热系数由乳化相的对流传热系数、乳化相的辐射传热系数和炉膛结构特性系数组成:

式(4.107)中,ξ为炉膛结构特性系数;hed为乳化相的对流传热系数;hef为乳化相的辐射传热系数;hw为总传热系数。

基于颗粒团更新理论,颗粒团与壁面直接接触传递热量,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颗粒团自身的热阻和颗粒团与壁面之间的接触热阻,所以式(4.107)中hed乳化相的对流传热系数可表示为:

式(4.108)中,R1为颗粒与壁面之间的接触热阻;R2为颗粒团自身的热阻;fp为气泡贴近壁面的时间份额。

颗粒与壁面之间的接触热阻R1按式(4.109)进行计算:

式(4.110)中,ρe为乳化相的密度;Ce为乳化相的比热;λe表示乳化相的有效导热系数。

乳化相的有效导热系数可表示为:

式(4.112)中,εc为乳化相空隙率;λg为烟气的导热系数;λp为固体颗粒的导热系数;Cg为烟气的比热。(www.daowen.com)

乳化相的颗粒浓度为:

乳化相的比热为:

颗粒团贴壁时间τe为:

气泡贴近壁面的时间份额fp为:

式(4.116)中,W为流化数,其值为密相区的表观截面气流速度与最小流化速度的比值。

乳化相的辐射传热系数为:

式(4.117)中,εw为传热壁面的黑度,一般可取0.8;Tyx为床层的有效辐射温度;Tb为床层温度;Tw为传热壁面温度。式(4.117)中温度取单位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