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可燃弹壳、无壳枪弹和高低压弹壳区别

可燃弹壳、无壳枪弹和高低压弹壳区别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粒状发射药内加进适当的填料,制成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药柱,再与可燃火帽和常规弹头黏结,就制成了无壳弹。图2.3.8半可燃弹壳图2.3.9非埋入式无壳弹图2.3.10埋入式无壳弹无壳弹的发展给弹药轻量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金属弹壳为枪弹全部质量的42%~56%,口径越小,占的比重越大。采用无壳弹,可以大大增加战士的弹药携带量,20~30 mm无壳弹,全弹质量可减小约45%。目前,无壳弹仍然是自动武器弹药研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可燃弹壳(药筒)采用可燃物制成,发射时在膛内燃烧完,无须退壳,这就简化了武器结构。半可燃弹壳带有一个金属的筒底,以便发射时密闭火药气体,如图2.3.8所示。使用全可燃弹壳(药筒),闭气则要通过枪机(炮闩)实现,这将使武器结构复杂。目前可燃弹壳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硝化棉、纸纤维、黏结剂及二苯胺,也可使用其他高能可燃材料与纤维材料混合制造。从内弹道性能上讲,可燃弹壳应为发射药的一部分,在内弹道计算时予以考虑。

无壳枪弹是指不带常规弹壳的枪弹,常规弹壳的功能,分别由枪械和新的装药结构来完成,带全可燃弹壳的枪弹也可视为一种无壳枪弹。

在粒状发射药内加进适当的填料,制成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药柱,再与可燃火帽和常规弹头黏结,就制成了无壳弹。根据弹头与药柱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非埋入式和埋入式两种,埋入式结构用在口径较大的弹药上较适宜。非埋入式无壳弹如图2.3.9所示,埋入式无壳弹如图2.3.10所示。

图2.3.8 半可燃弹壳

图2.3.9 非埋入式无壳弹

图2.3.10 埋入式无壳弹

无壳弹的发展给弹药轻量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金属弹壳为枪弹全部质量的42%~56%,口径越小,占的比重越大。对于小口径枪弹,金属弹壳占到全弹质量的一半以上。采用无壳弹,可以大大增加战士的弹药携带量,20~30 mm无壳弹,全弹质量可减小约45%。此外,没有弹壳,弹药的尺寸减小了,会使武器的结构简化,尺寸更加紧凑,武器质量减小,且有利于提高射速,并适于在战车或飞机等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取消弹壳也会使弹药的加工工艺大为简化,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无壳弹仍然是自动武器弹药研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经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性能尚不够完善,现在仍未正式装备部队。

高低压弹壳是为了适应单兵使用的发射榴弹(口径比枪弹大得多)的武器的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图2.3.11为美国M79榴弹枪配用的M406榴弹的高低压弹壳,图2.3.11(a)为低速弹壳(初速为76 m/s),图2.3.11(b)为高速弹壳(初速为244 m/s)。

图2.3.11 高低压弹壳

(a)低速弹壳;(b)高速弹壳

火药在高压室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火药气体通过喷孔流入低压室,然后推动弹丸运动。这样弹丸是在低压作用下运动,这对于弹丸和武器的强度设计是有利的,可减小弹壁厚度,增加炸药质量。而火药是在高压情况下燃烧的,这可保证火药正常点火和燃烧。

但在给定初速的条件下,膛压越低,则武器的身管也就越长,这会使武器笨重,操作使用不便,所以这种武器的初速都比较低,弹丸质量系数Cm也比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