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持续稳健的投资策略:实现可持续收益

持续稳健的投资策略:实现可持续收益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12月接手广发稳健增长之后,他用持续稳健的业绩诠释了这只基金的特质。傅友兴说,从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圈出发,他更倾向于以稳健均衡的风格,为基金持有人带来中长期可持续的收益。基金季报数据显示,大多数时间,广发稳健增长基本保持50%的股票仓位和40%的债券仓位。傅友兴管理广发稳健增长期间,基金的最大回撤为27.64%,这发生在2015年的牛市之后,也是傅友兴刚接手基金不久。之后,广发稳健增长的回撤幅度逐年下降。

持续稳健的投资策略:实现可持续收益

在管理广发稳健增长之前,傅友兴干了11年研究工作,在行业研究和宏观策略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2014年12月接手广发稳健增长之后,他用持续稳健的业绩诠释了这只基金的特质。

傅友兴是个性格温和的人,说话慢条斯理,具有读书人特有的气质。在广发基金内部,同事们习惯于喊他“傅老师”。这不仅是因为他身上有着老师的气质,更是因为他经常耐心而谦和地与年轻同事分享研究公司的方法和读书的心得等。

霍华德·马克斯的另一本书《周期》中提到了两种基金经理,一种是保守配置型,特点是市场下跌时,他跌得比市场少;市场上涨时,他能跟得上市场的表现。另一种是进取配置型,特点是市场下跌时,他的跌幅与市场一样,但市场上涨时,他比市场涨得多,长期下来超额收益也很多。

“我们每个人都想做到市场跌时自己跌得少,市场涨时自己又能涨得多,但是这很难做到。”傅友兴说,从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圈出发,他更倾向于以稳健均衡的风格,为基金持有人带来中长期可持续的收益。

这种性格与广发稳健增长的设计初衷不谋而合。作为一只运作16年的股债平衡型基金,广发稳健增长从设计之初就是面向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个人投资者,要求产品波动和回撤比股票型基金小 一些。[1]

在过去5年多的运作期间,傅友兴将广发稳健增长这一特性发挥到极致。基金季报数据显示,大多数时间,广发稳健增长基本保持50%的股票仓位和40%的债券仓位。从归因分析的角度看,股票投资是基金的重点,也是主要收益来源,债券配置的作用主要是平衡风险。

“我是比较厌恶风险的。所以,我在投资中非常看重安全边际。在日常的组合管理中,我会不断评估持仓的风险和收益并进行动态调整。”在介绍基金操作的时候,傅友兴总结。

傅友兴管理广发稳健增长期间,基金的最大回撤为27.64%,这发生在2015年的牛市之后,也是傅友兴刚接手基金不久。之后,广发稳健增长的回撤幅度逐年下降。例如,2018年,沪深300指数全年跌幅为25.31%,最大回撤为31.87%;广发稳健增长当年净值下跌7.78%,最大回撤为14.33%。(www.daowen.com)

如此稳健的表现与傅友兴细水长流式的组合管理方式密不可分。

首先,在买入任何一个品种时,傅友兴最关注的就是安全边际。“我通常会考虑买这只股票承担的下跌风险有多少。如果下跌风险比较小,上涨空间或者合理预期收益比下跌空间明显大得多,[2]如2比1或3比1的关系,我才愿意买。”傅友兴说。

其次,从持仓分析,傅友兴在股票配置上通常保持行业相对分散的配置,单一行业占比不会超过20%。这样一来,行业自身的景气变化、政策变化等就不会给组合整体造成特别大的阶段性 冲击。[3]

第三,傅友兴注重大类资产的动态调整。他对记者说,A股市场波动较大,总有某个阶段,股票整体估值大幅高估,如2007年底和2015年6月。债市同样如此。债券到牛市后期,收益率压得低,预期特别乐观,如果配置长久期品种,就会让组合承担较大风险。

谈及管理股债混合型基金的心得,傅友兴认为,核心原则有两点:一是将资金配置在风险收益比更高的资产上;二是注重安全边际,“不赚最后一分钱”。“我会从经济周期和股债资产整体估值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资产或市场在什么阶段风险比较大,然后买入更安全的资产,以确保组合回撤小一点。”傅友兴说。

攻守平衡的配置风格,让广发稳健增长的业绩很难在某个阶段特别突出。但是5年多的细水长流,它的稳健特质越发明晰。由此,广发稳健增长被赞誉为股债均衡型产品中“最耀眼”的那颗星,近3年两度荣获“金牛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