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之最的佛学学府

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之最的佛学学府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学院由晋美彭措上师于1980年创建,当时叫“学经点”,1985年色达县批准了喇荣学经点成立,1987年十世班禅题写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校名,199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门匾,1997年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之最的佛学学府

色达县城东北方向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闻名中外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就在这里

这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故僧舍均为红顶木屋

喇荣五明佛学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内。从成都出发,沿317国道马尔康,再到一个名叫翁达的小镇后,右转离开317国道驶入县乡公路可直接到色达县。县城东北方向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进入山沟前行数公里,就是闻名中外的喇荣五明佛学院。这里距离色达县城约20公里,距成都约700公里,海拔3700米。佛学院由晋美彭措上师于1980年创建,当时叫“学经点”,1985年色达县批准了喇荣学经点成立,1987年十世班禅题写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校名,199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门匾,1997年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佛学院发展较为迅猛,全盛时期有僧众(喇嘛、觉姆、居士)4万余人。由于地处偏远,国内除佛教界、旅行爱好者、摄影家外,一般外界人士知之甚少。

雪后初晴,佛学院肃穆圣洁,图片左下侧可以看到为了打通消防通道,正在拆除部分僧舍

一缕曙光透过山间缝隙,就像探照灯一样照射到佛学院大经堂的金顶,令人震撼

五明佛学院虽然历史不长,却是我国乃至世界佛教界具有广泛影响的佛学院。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这个称号无疑是准确的,无论从规模,还是学员人数都堪称世界第一。初次来到这里的人无不为眼前的气势所震撼,很多虔诚的信徒慕名而来,千里迢迢,辗转到此,越过阻挡视线的山坳,突然发现绵延数公里的山谷,从上到下,以大经堂为中心,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布满了学员的僧舍,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对人的视觉有着强烈的冲击。第一次看到眼前的景象,他们往往是目瞪口呆,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家园。

暮色苍茫华灯初上,五明佛学院的规模令人震撼(www.daowen.com)

喇荣五明佛学院线路图

因为这里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喇嘛、觉姆的僧帽均为红色,僧舍也均为红顶木屋,每座木屋,面积8~10平方米,土木结构,低矮简陋,外墙一律涂成传统的藏红色。山谷底部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大经堂和坛城,颇具藏族建筑特色,装饰考究,金碧辉煌。山顶上还新建了一座佛学院宾馆,名曰喇荣宾馆,以方便接待日益增多的游人,其建筑风格与周围的宗教建筑及学员僧舍完全融为一体。这里偏远高寒,空气稀薄,交通不便,远离尘世,物质生活谈不上丰富,但身穿僧袍的喇嘛、觉姆(女性出家者的尊称)和立志修行的出家人长居于此,安详淡定。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山门,门上藏汉文匾额分别为十世班禅和赵朴初先生所题,门前道路两侧的路灯是节能环保型的,上面装有太阳能光伏

五明佛学院修行的觉姆

如果你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这里是你的精神家园;如果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这里则是你的胜地;如果你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里则是你的天堂。摄影家在这里拍片,无论是人文内容,还是风光题材,都很容易出片。四面山上到处都是观景台,任何地方都是不错的机位,关键是天气和光线的把握。早晚光效较好,白天如果是晴天并有大团积云,可以拍出局域光效果,雪后则更能表现肃穆圣洁的效果。

随着各种影展的举办和网络图片的不断扩散,佛学院早已闻名遐迩,加之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游人也成倍增长。由于僧舍的建筑密度过大,火灾隐患十分严重。2015年在大经堂西侧的僧舍就发生过一次火灾,因扑救及时,所幸未造成太大损失。为根除隐患,目前正在僧舍区拆除部分拥挤建筑,扩建消防通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