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正负生态资源对生物体和生态体存在发展的影响

正负生态资源对生物体和生态体存在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负生态资源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精神和物质。正生态资源是有益于该生物体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资源,也是有益于生态体存在、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资源;而负生态资源是不利于生物体或生态体存在与发展的资源。一般而言,当正生态资源大于负生态资源时,成功率高,办事较顺利。

正负生态资源对生物体和生态体存在发展的影响

正负生态资源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精神和物质。正生态资源是有益于该生物体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资源,也是有益于生态体存在、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资源;而负生态资源是不利于生物体或生态体存在与发展的资源。

正负生态资源在人生中到处可见。仅从人的“内在资源”讲,个人的学识、经验、能力、品德、待人接物的方法、沟通技巧、洞察力、影响力等,优势方面构成正生态资源,缺陷方面可能相对地会构成负生态资源。人们拥有的财富和权力,拥有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产品和装备,以及拥有的科学技术、制造能力等,都可以成为正生态资源。这些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形成一个格局,到了一定时机便要发生作用。一般而言,当正生态资源大于负生态资源时,成功率高,办事较顺利。有人说,一旦支持你的人越多,反对你的人越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例如: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他一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地为国家工作,积累了口碑和业绩,也积累了正生态资源。他广纳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风范和品德,深受人们的尊重,成为可观的正生态资源。所以他死后哀荣,受到人民的纪念和追思,联合国也破例降半旗进行致哀。周恩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后,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名,而为国尽忠的丞相。他亦被人们称赞,说是为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优良“基因”。周恩来的人品,他所拥有的组织人脉和民意基础,构成了深厚的正生态资源,甚至惠泽了在他身后重新复出的邓小平和其他改革者。1976年清明时节,人民群众以缅怀周恩来为名,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起的纪念活动,对日后推翻“四人帮”,实现拨乱反正,起到了积极而又关键的作用。

邓小平一生曾经“三落三起”。他于1975年对当时混乱的国民经济实行“整顿”,深获民心。邓小平再次复出后大力推动“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此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因“改革开放”的成就,积累起强大的正生态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至今仍造福于中国人民。(www.daowen.com)

有些人能力不足,正生态资源稀少,但又缺乏自知之明,其行为乖戾,造成了身边的“负生态资源”积累或集聚,因而在关键时刻产生了负面作用,影响了大局。即使这些人掌握了很大权力,也会在政治较量中失利。没有其他正生态资源相配合,没有杰出的领导指挥才能,单独的权力也难以发挥效力。

正生态资源和负生态资源虽然常常见诸于无形,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不断地发挥着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