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观圣仁之辨启示下的辨中之圣

儒家观圣仁之辨启示下的辨中之圣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及孔子对“圣”与“仁”的类比之阐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是不同于“仁”被孔子所赋予的丰富的内涵,“圣”的概念在《论语》中仅仅出现八次,其内涵更是含糊不清,以致后世学者对于“圣”这一概念的发展与解注也是多有分歧、争议不断。[3]即“圣”是超越“仁”的儒家之最高人格,从而否定了“仁”在伦理道德层面的统摄地位,以“圣”作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境界。

儒家观圣仁之辨启示下的辨中之圣

西北大学 郑 凯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其思想理论的核心为“仁”——在儒家的经典《论语》中共出现一百零九次,是整本《论语》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的“仁”不仅具有很强的道德属性,更是儒家学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人生境界。近现代国内哲学界始终对“仁”这一概念饱含关注,冯友兰更是将“仁”抬高到了“全德之名”的尊崇地位,断言“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2]

而“圣”则是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其内容主要见录于《论语·述而》篇记载的孔子对圣人与君子之别的阐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以及孔子对“圣”与“仁”的类比之阐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通过这些对比,不难看出“圣”这一概念在儒家经典《论语》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不同于“仁”被孔子所赋予的丰富的内涵,“圣”的概念在《论语》中仅仅出现八次,其内涵更是含糊不清,以致后世学者对于“圣”这一概念的发展与解注也是多有分歧、争议不断。

对“圣”这一概念的定义分歧直接导致了学界对于“圣仁关系”问题的争论:一方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断定“仁”具有“全德之名”的地位(“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因而将“仁”提为最高的(或说是具有统摄地位的)伦理道德境界(或说人格);而另一方面,张岱年则提出:“最高之人格为圣者,其次为仁者。”[3]即“圣”是超越“仁”的儒家之最高人格,从而否定了“仁”在伦理道德层面的统摄地位,以“圣”作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境界。此二人的论断之争在一定层面上代表了当今社会的学者们对这一关系问题所持有的两种相左的观点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当代国内哲学纷争所还原出的问题精华之一。(www.daowen.com)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以“意见辨析”的方法重新梳理“圣”的内涵,揭示“圣”的概念的两个不同的维度及标准(在道德层面上立足于“仁”,在实践能力层面达到极致),从而以此为基础重新思理“圣仁之辨”的问题。

同时,本着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将尝试以梳理所得的结论来照应现实,综合运用类比研究等多种方法,为厘清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慈善”和“道德”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提供新的依据,从而进一步在理论层面上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的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传统文化层面上的支撑和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