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原告和被告的概念与条件──民事诉讼法学简介

原告和被告的概念与条件──民事诉讼法学简介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原告的概念与条件原告,是指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原告通过实施提起诉讼的行为,引起了第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原告起诉时,将自己认为的侵权者列为被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诉讼在原、被告之间展开。至于被告是否有过错、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判。如果虽然存在民事纠纷,但原告没有起诉,或者没有被人民法院通知应诉,均不构成被告。

原告和被告的概念与条件──民事诉讼法学简介

(一)原告的概念与条件

原告,是指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在民事诉讼中,作为原告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原告提起民事诉讼的前提是认为自己的民事实体权益受到他人的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目的是保护一定的民事权益。如果原告民事权益没有受到侵害,或者没有与他人发生争议,就没有诉的利益,不能提起诉讼。

2.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原告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就不是原告。

3.引起诉讼程序的发生。原告通过实施提起诉讼的行为,引起了第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如果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但其没有提起诉讼,也不能称其为原告。(www.daowen.com)

(二)被告的概念与条件

被告,是指被原告诉称侵犯其合法权利或者与原告发生权利义务争议,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被告应具备以下条件:

1.被原告诉称侵犯其合法权利或者与其发生权利义务争议。原告起诉时,将自己认为的侵权者列为被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诉讼在原、被告之间展开。所以,被告是由原告所确定的。至于被告是否有过错、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判。

2.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在司法实践中,作为被告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是被原告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而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如果虽然存在民事纠纷,但原告没有起诉,或者没有被人民法院通知应诉,均不构成被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