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行动研究实务:如何发现和收集问题?

教师行动研究实务:如何发现和收集问题?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完这个案例,你能看出王老师是怎样发现和收集问题的吗?[2]王老师能及时捕捉教育实践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评价、指导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发现了问题意识的两个特征:一是对问题的关注,时时刻刻有留意问题的心理准备和想法;二是对问题的敏感,一旦出现有价值的问题,能快速地感知问题的存在和判断问题的价值。

教师行动研究实务:如何发现和收集问题?

读完这个案例,你能看出王老师是怎样发现和收集问题的吗?是不是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因此,我们要懂得“问题即课题”,只要有问题意识,长于反思,勤于记录,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只要不断解决发现的问题,摸索经验,就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养成以下习惯:

1.要有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意识到存在一些难以解决或感觉疑惑的实际操作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1]也就是指“人关注事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对其原因追究的心理品质”。[2]王老师能及时捕捉教育实践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评价、指导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发现了问题意识的两个特征:一是对问题的关注,时时刻刻有留意问题的心理准备和想法;二是对问题的敏感,一旦出现有价值的问题,能快速地感知问题的存在和判断问题的价值。

2.要长于反思。《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就是向别人请教,“每事问”,就是要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正如王老师一样,能将教育教学当中捕捉到的问题进行“为什么”的思考和追问,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追问其所以然,有“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升为研究的课题”,以及能围绕研究的问题展开真实行动的想法。(www.daowen.com)

3.要勤于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将发现和收集的问题及时记载下来。现在许多学校在教师备课上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等形式让教师再次修订教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但许多教师往往是作为负担而敷衍了事,草草了结,并未进行深入反思和记录。而王老师却不然,她是一个有心人,她将教学研究当作事业来做,正如她QQ留言一样:一生只做一件事。她能及时反思,给自己准备一个专用的教学反思笔记,记录她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记录她的成功与失败,记录她的反思与行动,当然反思笔记中还夹杂着学生稚嫩的作文、典型的范文,还有学生学习的照片,还有她自己从报纸杂志上剪贴的“小豆腐”等。

你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呢?如果有,那就让我们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脚踏实地地走入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