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灵公不君》引发大臣忧虑的晋灵公骄奢暴虐的品质

《晋灵公不君》引发大臣忧虑的晋灵公骄奢暴虐的品质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事发于鲁宣公二年,记叙了晋文公之孙晋灵公的事情。晋灵公骄奢残暴引发赵盾等大臣的忧虑,但他不仅不接受大臣劝谏还试图杀害忠臣,最终被大臣杀害。文章开篇便以“不君”定性晋灵公的君王品格,紧接着列举“厚敛以雕墙”等三件事实,揭示晋灵公骄奢、荒唐、残暴的缺点,直书不讳。刺杀忠言进谏的大臣赵盾的行为更进一步表明了晋灵公的昏聩暴虐,对此史书作者也没有因尊者而避讳。

《晋灵公不君》引发大臣忧虑的晋灵公骄奢暴虐的品质

《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事发于鲁宣公二年,记叙了晋文公之孙晋灵公的事情。晋灵公骄奢残暴引发赵盾等大臣的忧虑,但他不仅不接受大臣劝谏还试图杀害忠臣,最终被大臣杀害。中国史官文化中秉笔直书、借鉴资治、劝惩明德的精神在本篇得到充分体现。文章开篇便以“不君”定性晋灵公的君王品格,紧接着列举“厚敛以雕墙”等三件事实,揭示晋灵公骄奢、荒唐、残暴的缺点,直书不讳。刺杀忠言进谏的大臣赵盾的行为更进一步表明了晋灵公的昏聩暴虐,对此史书作者也没有因尊者而避讳。史书作者正是通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让后人看到了一个君王的骄奢昏聩、荒唐暴虐及其身首异处的后果,从而希望后世为君者引以为戒。通过对史的学习、了解,让人们明白事理、以史为鉴、辨别善恶是非、补救时弊、施行王道,是编纂中国古代史书的重要目的。古代史书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主要借助直书事实来呈现,如本文作者对晋灵公的无德并没有过多的主观评论,基本通过晋灵公的言行事实来披露,这种寓论断于叙事的史书写法,与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一脉相承。有时史书也会通过他人之言来评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譬如本文通过晋太史董狐之笔对晋臣以下犯上的弑君行为予以挞伐。文章末尾载录了孔子对史官董狐的赞誉,奠定了直笔不隐的实录精神在中国古代史官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董狐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史官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

艺术上,本篇也是优秀的叙事散文,语言晓畅,细节生动,剪裁得当,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作者借助生动的事件、言行细节、对比映衬等手法,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譬如士季前去劝谏晋灵公,等到士季“三进,及溜”晋灵公才去理会他,四个字就写出了晋灵公故意无视大臣,刻意逃避忠言的心理。在鉏麑刺杀赵盾一事中,“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寥寥数语,就将赵盾为臣的忠敬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鉏麑、提弥明、灵辄等小人物的忠直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叙述生动,晋灵公杀宰夫、鉏麑自刭、赵盾施恩灵辄等都是生动而富有意趣的小故事,犹如簇锦的繁花,使作品更添神采。运用小故事来强化历史人物形象,不仅是本篇的特色,也是《左传》的重要文学特色。(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