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区高速公路关键工点施工控制及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关键工点施工控制及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7置换强夯参数第一遍点夯累积夯沉量的收敛速度较慢,整个累积夯沉曲线不具明显的平稳段,A6夯点的夯击次数达18击时,单击夯沉量仍为16.3cm,累积夯沉量已达227.1cm,夯坑周围最大隆起量为12.8cm,表明地基土已发生较大流动变形,不宜继续夯击。第二遍点夯累积夯沉量的收敛速度较快,累积夯沉曲线的后半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平稳段,B13夯点夯击次数大于13击时,单击夯沉量显著减小,累积夯沉曲线具明显的平稳段。

山区高速公路关键工点施工控制及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针对场区软弱土层分布情况和工程特点,软基处理采取了置换强夯、碎石桩、换填和碾压四种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见表3-6),下面分别阐述。

表3-6 软弱层厚度分区与地基处理方案

1.垫层料特性

置换强夯的垫层料为砂砾石土,其中砾粒占60.6%,砂粒占17.0%,粉粒占14.4%,卵粒占8.0%,不均匀系数500,曲率系数8.0。(www.daowen.com)

2.参数设计与试验

试验区位于元山子沟沟口阴坡地段,宽22~25m,长30~35m。按试验要求清除地表植物土后进行第一次土工测试,然后按表3-7进行置换强夯施工:铺筑第一层砂砾石垫层料后进行第一遍点夯,间隔7~10d再铺筑第二层砂砾石垫层料进行第二遍点夯,间隔4d后进行满夯,满夯后15d进行第二次土工测试,满夯后30d再进行第三次土工测试。

表3-7 置换强夯参数

第一遍点夯累积夯沉量(A5,A6)的收敛速度较慢,整个累积夯沉曲线不具明显的平稳段,A6夯点的夯击次数达18击时,单击夯沉量仍为16.3cm,累积夯沉量已达227.1cm,夯坑周围最大隆起量为12.8cm,表明地基土已发生较大流动变形,不宜继续夯击。第二遍点夯累积夯沉量(B10、B13)的收敛速度较快,累积夯沉曲线的后半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平稳段,B13夯点夯击次数大于13击时,单击夯沉量显著减小,累积夯沉曲线具明显的平稳段。在1~4m范围内,地基土体波速显著提高,u波夯前平均波速501m/s,夯后885m/s,最大值12m/s,波夯前平均波速188m/s,夯后423m/s,最大值514m/s,表明浅表部地层得到显著夯实加固,但4m以下地层的波速夯后增加不大,表明深度大于4m的地基土的夯实加固效果较弱,这与动力触探结果完全相吻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