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实训指导:沉降观测步骤

建筑施工实训指导:沉降观测步骤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建筑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表2-6-1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建筑施工实训指导:沉降观测步骤

1. 水准点和观测点的设置

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它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距沉降观测点20~100 m,观测方便,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个水准点的高程变动造成差错,一般至少埋设三个水准点。

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应用DS1 级水准仪、铟瓦水准尺和尺垫,或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定,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5 mm(n 为测站数)。水准点的高程自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或者通过假定得到。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建筑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从基准点开始,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按照二等水准观测精度施测,经平差计算后求出各观测点的相对高程,从而计算出沉降点的沉降量。本项目自始至终都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可靠。

观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应能全面、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民用建筑中,沿房屋四周每隔10~15 m 布置一点。另外,在房屋转角及沉降缝两侧也应布设观测点。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稳固,通常采用角钢圆钢铆钉作为观测点的标志。

2. 观测时间、方法及精度

一般在增加荷重前后,如浇灌基础、回填土、安装柱子和厂房屋架、砌筑砖墙、设备安装、设备运转等,都要进行沉降观测。施工期间,高层建筑物每升高1~2 层或每增加一次载荷,如基础浇灌、安装柱子等,就要观测一次。

3. 仪器设备

DSZ1 精密水准仪,铟钢尺。(www.daowen.com)

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沉降观测应有专用的外业手簿,并需将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情况详细注明,随时整理。观测现场如图2-6-1 所示。

图2-6-1 观测现场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如表2-6-1 所示。

表2-6-1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