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9.1接地系统的结构图1)接地线接地线是指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4 mm2。3)防雷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受到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可以将雷电产生的瞬间高电压泄放到大地中,保护设备的安全。5)屏蔽接地为了取得良好的屏蔽效果,屏蔽系统要求屏蔽电缆及屏蔽连接器件的屏蔽层连接地线。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1.接地要求

根据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相关规范要求,接地要求如下:

(1)直流工作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4 Ω,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也不应大于4 Ω,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2)建筑物内部应设有一套网状接地网络,保证所有设备共同的参考等电位。如果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单独设置接地系统,且能保证与其他接地系统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则接地电阻值规定为小于等于4 Ω。

(3)为了获得良好的接地,推荐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所谓联合接地方式就是将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等统一接到共用的接地装置上。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时,通常利用建筑钢筋作防雷接地引下线,而接地体一般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使整幢建筑的接地系统组成一个笼式的均压整体。联合接地电阻要求小于或等于l Ω。

(4)接地所使用的铜线电缆规格与接地的距离有直接关系,一般接地距离在30 m 以内,接地导线采用直径为4 mm 的带绝缘套的多股铜线缆。接地铜缆规格与接地距离的关系如表2.9.1 所示。

表2.9.1 接地铜线电缆规格与接地距离的关系

2.接地结构

根据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要求的规定,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分接地铜排)、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总接地铜排)、接地引入线和接地体6 部分,如图2.9.1 所示。在进行系统接地的设计时,可按上述6 个要素分层进行设计。

图2.9.1 接地系统的结构图

1)接地线

接地线是指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4 mm2

2)接地母线(层接地铜排)

接地母线是水平布线子系统接地线的公用中心连接点。

3)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芯导线,最小截面积应不小于16 mm2

4)主接地母线(总接地铜排)(www.daowen.com)

一般情况下,每幢建筑物都有一个主接地母线。主接地母线作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接点,其理想位置宜设于外线引入间或建筑管理间。

5)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接地连接线,宜采用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应做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6)接地体

接地体分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采用单独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采用人工接地体。距离工频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体不宜小于10 m,距离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体不应小于2 m,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Ω。

3.接地类型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间、设备间内安装的设备以及从室外进入建筑内的电缆都需要进行接地处理,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接地的作用不同,有多种接地形式,主要有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防静电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保护接地。

1)直流工作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也称为信号接地,是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电路具有稳定的零电位参考点而设置的接地。

2)交流工作接地

交流工作接地是为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接地,220/380 V交流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即为交流工作接地。

3)防雷保护接地

防雷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受到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可以将雷电产生的瞬间高电压泄放到大地中,保护设备的安全。

4)防静电保护接地

防静电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可能产生或聚集静电电荷而对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接地。为了防静电,设备间一般均敷设了防静电地板,电板的金属支撑架均连接了地线。

5)屏蔽接地

为了取得良好的屏蔽效果,屏蔽系统要求屏蔽电缆及屏蔽连接器件的屏蔽层连接地线。屏蔽电缆或非屏蔽电缆敷设在金属线槽或管道时,金属线槽或管道也要连接地线。

6)保护接地

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而将设备的外壳部分进行接地处理。通常情况下设备外壳是不带电的,但发生故障时可能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的设备外壳,就会通过人的身体形成电流通路,产生触电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使设备的外壳和大地等电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