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工程地质概论:平板载荷试验简介

高等工程地质概论:平板载荷试验简介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板载荷试验,简称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是在板底平整的刚性承压板上逐级施加荷载,通过承压板均布传递给地基,以测定天然埋藏条件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量并预估实体基础的沉降量。(一)试验设备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测试设备大体上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和观测系统四个部分组成。(二)平板静力载荷试验适应条件埋深为零的均质土层上的载荷试验。

高等工程地质概论:平板载荷试验简介

平板载荷试验(Plate Loading Test,PLT),简称载荷试验。它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试验方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美等国。平板载荷试验是在板底平整的刚性承压板上逐级施加荷载,通过承压板均布传递给地基,以测定天然埋藏条件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量并预估实体基础的沉降量。试验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约1.5~2倍承压板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综合性状。载荷试验装置如图5-24所示。

图5-24 载荷试验装置

平板静力载荷试验原理,一般是按布西奈斯克土体应力分布计算公式,配合土的材料常数(弹性模量E0泊松比μ),建立半无限体表面局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沉降量计算公式,苏联什塔耶尔曾于1949年推导出了刚性承压板的沉降量为

式中:d——圆形承压板宽度(cm);

   B——方形承压板宽度(cm);

   p——p-s曲线直线段内任一点的压力(kPa);

   μ——土的泊松比;

   E0——土的变形模量(kPa);

s——p值对应的圆形或方形承压板的沉降量(cm)。

由式(5-16)、式(5-17),结合载荷试验p-s曲线(图5-25)上直线比例段可反求出土的变形模量。

图5-25 载荷试验p-s曲线

p0—比例界限;pL—极限界限;I—压实阶段;Ⅱ—剪变阶段;Ⅲ—破坏阶段。

(一)试验设备

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测试设备大体上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和观测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加荷系统控制荷载大小;反力系统向承压板施加竖向荷载;承压板将荷载均匀传至地基土;观测系统测定承压板在各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系统量值的标定及试验操作过程参见相关规程。

(二)平板静力载荷试验适应条件

(1)埋深为零的均质土层上的载荷试验。

这是国内规范规定的最常用的试验情况,即无论试验深度多大,其试坑宽度均应大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压板下应为均质土层,其厚度应大于压板直径的2倍。这类试验既可用以确定均质土的地基基本承载力σ0和变形模量E0的值,又可用于与其他原位测试试验进行对比研究。

(2)基础底面土层的载荷试验。

当实际基础尺寸和埋深均不大,可直接采用与基础条件相同的承压板,在基础底面的地基土上进行载荷试验,以直接确定地基土(包括非均质土)的承载力。

(3)不同压板宽度和埋深的载荷试验。

这类载荷试验一般是在同一均质土层的相同或不同标高面上,分别以大于3倍压板宽度的间距,进行不同压板宽度或不同压板埋置深度(这时试坑尺寸与压板尺寸相同)的对比试验,主要用以研究不同土类的承载力随基础宽度与埋深的变化规律。

(三)试验成果整理和应用

1.试验资料的整理

将整理好的载荷试验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以便于综合对比和应用。这些曲线主要有p-s曲线和s-lgt曲线(图5-26)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载荷试验中沉降随荷载变化的发展过程。

图5-26 地基荷载试验s-lgt曲线

常规法载荷试验资料整理主要包括:① 绘制试验曲线草图,即根据原始记录绘制p-s和s-lgt曲线草图;② 修正沉降观测值,先求出校正值s0和p-s曲线c0。s0和c0的求法有图解法、最小二乘法等。对不具有明显直线端和拐点的p-s曲线,可采用三点法(假定p-s曲线为二次型)或高次多项式拟合(对不规则的p-s曲线)。

2.试验成果的应用

(1)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由载荷试验p-s曲线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可采用强度和变形双重安全度控制。按p-s曲线的线型可分别采用拐点法、相对沉降法和极限荷载法等方法。

① 拐点法。该方法适用于硬塑—坚硬的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上等具有拐点型的p-s曲线或利用其他辅助曲线可确定拐点的情况,一般取第一拐点py(比例界限点)所对应的荷载为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值。当p-s曲线上拐点不太明显时,可用下述方法加以确定:

a.在某一级荷载下,其沉降增量超过前一级荷载下沉降增量的两倍,即Δsn≥2Δsn-1的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比例界限py

b.利用p-Δs/Δp曲线来确定拐点,如图5-27所示。

② 相对沉降法。在经过校正后的p-s曲线上取s/b(b为刚性承压板的宽度或直径)一定比值所对应的荷载为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a.太沙基(K.Terzaghi)取s/b=0.02相对应的荷载为地基上的容许承载力;

b.斯肯普顿(Scmpton)取s/b=0.03相对应的荷载为地基上的容许承载力;

c.对一般黏性土、粉土宜采用s/b=0.02对应的压力为容许承载力;对砂土宜采用s/b=0.01~0.015对应的压力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www.daowen.com)

图5-27 根据p-Δs/Δp曲线确定拐点

③ 极限荷载法。当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点出现后,地基土很快达到极限荷载,即比例界限点py与极限荷载pu接近时,将pu除以安全系数Fs(Fs取2~3)作为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当比例界限py与极限荷载pu相差较远时,可按式(5-18)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

式中:fk——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kPa);

   py——比例界限荷载(kPa);

   pu——极限荷载(kPa);

   Fs——安全系数,一般取2~3。

(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不同埋深的载荷试验,计算地基土变形模量的方法不同,对于埋深为零的常规载荷试验,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可按式(5-19)、式(5-20)计算。

式中:A——承压板的面积(m²);

   s——承压板的沉降(mm);

   E0——地基土的变形模量(MPa);

   p——承压板压力(kPa);

   d——圆形承压板直径(m);

   b——方向承压板宽度(m);

   μ——地基土的泊松比,其常用经验值可以参考相关规范。

当承压板位于地表面以下时,应乘以深度修正系数I1,I1为承压板埋深h时的修正系数,其值可由图5-28查得。图中sz是埋深为z时的沉降,s0是埋深为0时的沉降。

图5-28 试验深度修正系数I1的取值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用快速法载荷试验得到的极限荷载pu估算饱和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φu=0)可用式(5-21)计算。

式中:Cu——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kPa);

   p0——承压板周边外的超载或土的自重应力(kPa);

   Nc——计算系数。对于方形或圆形承压板,当周边无超载时,Nc=6.15;当承压板埋深大于或等于4倍板径或宽度时,Nc=9.25;承压板埋深小于4倍板径或宽度时,Nc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4)确定地基基床反力系数。一般可根据常规荷载曲线首先计算得到荷载试验基床系数Kv

式中:p1/2——比例界限荷载py的1/2(kPa);

   s1/2——相应于p1/2值的沉降值(mm)。

由荷载试验基床反力系数计算得到基准基床系数Kv1(kN/m³)为

式中:b——承压板的直径或宽度(m)。

由基准基床系数Kv1可得到地基土的基床系数Ks(kN/m³)为

式中:B——基础宽度(m)。

(5)估算基础的实际沉降量。当基础埋深小于3 m且地基压缩层为均质土时,根据常规荷载试验的p-s曲线可用下面的方法估计基础的实际沉降量。

式中:s1——与建筑物基底应力相同的承压板沉降量(c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