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二次空间的特征及抽象关系解析

二次空间的特征及抽象关系解析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1二次空间课题练习“二次空间”的特征是形成空间的组织架构。在初建“二次空间”的概念时,必须明确意识到这一要点,否则许多“二次空间”,最终只能沦为一个漂亮的图案,而无法作为空间对象继续深入推进。不论缺失哪种情况,都无法成为真正的“二次空间”。图4-1-4二次空间的抽象关系解析显然,在两大基本诉求中,“秩序感”的创建是决定二次空间能否上升到空间抽象关系的关键问题。

二次空间的特征及抽象关系解析

在空间选型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入到室内空间设计的话题。

为方便室内设计进一步展开空间塑造,建立起一个思考操作平台,在此提出“二次空间”的概念,同时也为理解空间“抽象关系”打下了基础。

何为“二次空间”?站在室内设计的立场上,将建筑原状提供的空间视为“一次空间”,在“一次空间”基础上再发展出来的新空间,以进一步满足室内设计的要求,就是“二次空间”。

倘若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由同一人、或同步完成时,那么,“二次空间”往往就是“一次空间”。但,更多时候,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因年代、功能等条件上相距甚远,“二次空间”作为空间再造的概念操作,则显得十分必要。

图4-1-1 二次空间课题练习

“二次空间”的特征是形成空间的组织架构。它是一种概念性的模型,具有相当的抽象性,更是室内空间设计最终定形深入的前提。因此,“二次空间”往往无须在设计开始时考虑具体的造型细节,包括材料、色调、装饰、陈设等因素的明确,其目标仅仅为了建立一种空间的态势与框架。“二次空间”的创造水准,决定室内设计发展的高低,是室内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它反映出设计师想象力与控制力相平衡的专业素养。

见图4-1-1和图4-1-2,这是一个虚拟的课题练习,在同一给定的一次空间前提下,进行二次空间的设计,按照空间的功能要求,将区域分割、家具布置、流线规划等因素一并综合考虑,并最终发展出三维空间形象,建立秩序感。

“二次空间”作为概念性模型结构,应该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概念,可分为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在初建“二次空间”的概念时,必须明确意识到这一要点,否则许多“二次空间”,最终只能沦为一个漂亮的图案,而无法作为空间对象继续深入推进(见图4-1-3二次空间平面、立体模型结构)。

作为模型结构,理解“二次空间”的抽象性,是操作空间抽象关系的开始。

“二次空间”对于室内设计而言,有两大基本使命:其一是功能区域的划分组织,以满足室内设计使用的合理性;其二是建立“二次空间”的形式逻辑,即空间的“秩序感”。(www.daowen.com)

图4-1-2 二次空间课题练习

图4-1-3 二次空间平面、立体模型结构

“二次空间”的两大基本使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是对功能区域考虑不周,以致造成最后的空间功能无法落地实现,同样只能是沦为一个美丽的图案,抑或是一场大形空间装置表演。相反,只有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而缺乏空间组织的逻辑秩序与形式感,空间亦将显得极度乏味。不论缺失哪种情况,都无法成为真正的“二次空间”。

在完成“二次空间”两大基本使命的前提下,“二次空间”的终极使命便是:建立空间的“抽象关系”,使其成为决定其他一切空间因素的指导总则,实现空间的内在逻辑与秩序,详见下篇。至此,“二次空间”的使命才真正全部完成(见图4-1-4二次空间的抽象关系解析)。

图4-1-4 二次空间的抽象关系解析

显然,在两大基本诉求中,“秩序感”的创建是决定二次空间能否上升到空间抽象关系的关键问题。没有秩序感,室内空间只能停留在功能满足的物质层面,苍白平庸,缺乏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