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形态层次构成在《空间思哲》中的探讨

非形态层次构成在《空间思哲》中的探讨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空间构形外,视觉因素中的一切非造型元素,统称为“非形态”属性。属性同类分配,由具象的“空间构形”和抽象的“非形态”两大属性共同构成。可以说,属性同类分配最终将落实到非形态语言的分配建构。“非形态”因素是伴随在“空间构形”之中的某种抽象视觉表现,往往呈非独立,或是隐性存在,与空间构形同时结伴出现。对于“非形态”因素,我们需要的是发现,它是空间关系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

非形态层次构成在《空间思哲》中的探讨

除空间构形外,视觉因素中的一切非造型元素,统称为“非形态”属性。

属性同类分配,由具象的“空间构形”和抽象的“非形态”两大属性共同构成。而且,空间构形的元素一般都通过“非形态”形成差异对比。可以说,属性同类分配最终将落实到非形态语言的分配建构。

“非形态”属性通常包含:“光感”“色感”“质感”“秩序感”……其中,“秩序感”的表现常伴随着不同韵律、方向的图案拼贴组合。“非形态”因素是伴随在“空间构形”之中的某种抽象视觉表现,往往呈非独立,或是隐性存在,与空间构形同时结伴出现。对于“非形态”因素,我们需要的是发现,它是空间关系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见图7-2-6~图7-2-10)。

在非形态的同类属性分配中,色调、材质、光照等因素相对容易解读。但秩序感的同类属性分配,相对而言却更见其语言逻辑的抽象性,它更多表现为一种编排方式的同一性解读。

图7-2-6 红色区域构成嵌入式空间,与灰、黄两色空间形成色调属性的场域对比

图7-2-7 红色虚拟空间的重新组织,使空间构图出现双重属性叠加构成,并形成新的空间层次关系

(www.daowen.com)

图7-2-8 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闪光的水晶挂件与镜面不锈钢反射,共同构成材质感的同类属性层次,与其他亚光质感形成层次对比

图7-2-9 不同的光色产生空间层次与距离,运用光色属性进行区域划分

图7-2-10 图案的拼贴秩序与黑、白、金的色彩分配,形成空间同类属性的层次关系

上表中的每一项,都可成为某一类属性层次被提炼。而每一类的属性中,还能继续分解出更多的分类属性,如若再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编辑,空间层次分配的多样性建构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