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在河南南阳市东北约8km处的独山而得名,自古产玉,名为独山玉,简称独玉,又名南阳玉,矿物成分为斜长石。
独山玉的开采和使用的历史很长。独山玉色彩鲜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与新疆和田玉、湖北郧县绿松石和辽宁岫岩县的岫玉一起,被誉称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一、基本性质
(一)矿物组成
独山玉是一种黝帘石化的斜长石集合体,其组成矿物较多,主要矿物是斜长石(钙长石)(20%~90%)和黝帘石(5%~70%),其次为铬云母(5%~15%)、浅绿色透辉石(1%~5%)、黄绿色角闪石、黑云母,还有少量榍石、金红石、绿帘石、阳起石、白色沸石、葡萄石、绿色电气石、褐铁矿、绢云母等。
(二)化学成分
独山玉的化学组成变化较大,随其组成矿物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其化学组成中:SiO2为43.75%、Al2O3为32.60%、CaO为18.82%,此外还含有TiO2、Fe2O3、FeO、MnO、Na2O、K2O、CO2、H2O等。
(三)光学性质
1.颜色
独山玉颜色非常复杂,各色相互浸染交错是其特点。有的以白、绿色为主;有的以灰黑、褐色为主;有的白、绿、灰、黑、褐相杂染,难以分辩。这样复杂的颜色是多种矿物交代替换的结果。颜色的杂乱给选矿带来了困难,单一色调的优质料较少。
2.透明度及光泽
独山玉呈半透明至不透明,具玻璃光泽。
3.光性
独山玉为非均质集合体,正交偏光镜下无消光位。
4.折射率
独山玉的折射率大小受组成矿物的影响,点测法测到的折射率值为1.56~1.70之间。
5.吸收光谱
未见特征光谱。
6.发光性
在紫外光下,独山玉表现为荧光惰性。有的品种可有微弱的蓝白、褐黄、褐红色荧光。
(四)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
无解理,锯齿状断口。
2.硬度
独山玉摩氏硬度为6.0~7.0。
3.密度
独山玉的密度是2.70~3.09g/cm3,一般为2.90g/cm3。
(五)结构构造
独山玉具细粒(d<0.05mm)状结构,其中斜长石、黝帘石、绿帘石、黑云母、铬云母和透辉石等矿物呈他形至半自形晶紧密镶嵌,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二、品种特征
工艺上独山玉主要依据颜色划分品种。(www.daowen.com)
(一)白独山玉
白独山玉呈白色、乳白色及带灰的白色,常为半透明至不透明,质地细腻,具玻璃光泽,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分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组成,少量绿帘石、透辉石和绢云母(斜长石质量分数为90%~100%,其中钙长石质量分数为75%~95%,培长石质量分数为5%~15%)。其工艺名称为水白玉(黝帘石化斜长岩)、白玉(黝帘石化斜长岩)、芙蓉玉(黝帘石岩)和乌白玉(黝帘石化斜长岩,具碎斑结构)。
(二)绿独山玉
绿独山玉以绿色和翠绿色为主,常与白色独山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质地细腻,坚硬致密,具玻璃光泽,呈半透明至不透明,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山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主要由斜长石和铬云母组成,少量黑云母(斜长石即钙长石质量分数为90%~95%,铬云母质量分数为5%~10%,黑云母质量分数为1%)。其工艺名称为绿翠(透闪、透辉、黝帘石化斜长岩)、翠玉(透闪、黝帘石化斜长岩)、青玉(透闪石、阳起石斜长岩)。
(三)紫独山玉
紫独山玉呈淡紫、紫和亮棕色,并在虾肉斑的质地上分布有淡紫色的斑点。质地细腻,坚硬致密,具玻璃光泽,呈不透明。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黑云母组成(斜长石质量分数为90%~100%,黝帘石质量分数为5%,黑云母质量分数为1%~5%)。其工艺名称为紫玉(透辉、绿帘石化斜长岩)、亮棕玉(透辉、黝帘石化斜长岩)。
(四)黄独山玉
黄独山玉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其质地细腻,坚硬致密。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组成,少量绿帘石、榍石和金红石(斜长石质量分数90%~100%,黝帘石质量分数为1%~25%,绿帘石质量分数为5%~10%)。工艺名称为橙玉(绿帘石、黝帘石化斜长岩)。
(五)红独山玉
红独山玉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与白独山玉呈过渡关系。主要矿物组成为黝帘石、斜长石、绿帘石和透辉石,其成分质量分数:黝帘石为50%~80%,斜长石为30%~40%(钙长石为15%~35%,钠长石为5%~15%,绿帘石为5%,透辉石为1%)。
(六)青独山玉
青独山玉呈青色、灰青色、蓝青色,深浅表现不均,此类玉石常呈半透明状,与灰青及绿独山玉呈过渡状态。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钙长石质量分数为80%,钠长石质量分数为5%,辉石质量分数为15%)。
(七)黑独山玉
黑独山玉又称“墨玉”,呈墨色、墨绿色,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山玉相伴。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绿泥石组成(质量分数:斜长石为45%,黝帘石为45%,绿帘石为10%)。
(八)杂色独山玉
杂色独山玉是独山玉中常见的品种,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表现出四五种或更多颜色的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鉴定与评价
(一)鉴定
独山玉的鉴定关键在于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独山玉相似的玉石主要有软玉、石英质玉、汉白玉、蛇纹石玉和翡翠等。上述玉石在矿物组成、物理性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不难鉴别。独山玉颜色杂,在同一块独山玉原料或在同一件独山玉成品上,均能见到多种颜色,这也是独山玉鉴定的最重要的特征。
(二)评价
独山玉的品质评价主要依据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等(表6-4-1)。
表6-4-1 独山玉的品级划分及特征
四、产状及产地
1.产状
独山玉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产出于蚀变辉长岩体中。围岩蚀变作用有透闪-阳起石化、钠黝帘石化、蛇纹石化和绿泥石化。一般矿脉长1~10m,宽0.1~1m,个别宽达5m。
2.产地
迄今为止,能达到工艺要求的独山玉仅产于中国河南省南阳独山。
五、选用及制作工艺要点
独山玉的品质分级除去块头外,主要以颜色来决定,透明度也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依据颜色和透明度,最好的是脂白和绿色的微透明体,脂白似羊脂玉;绿色似翡翠,其匀绿色虽然很少,但确有其他明快颜色也选用,色调太暗又没有特点的为次等料。
独山玉以做玉件为主,好颜色的可做首饰石。
独山玉制作时按料的名贵程度适当加以细工,一般按中档料制作,有的产品能用上俏色也是佼佼者。抛光按一般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