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常见羊病防治技术:养羊防病要点

常见羊病防治技术:养羊防病要点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不同种类羊病的预防又是密不可分的,如:若由于环境恶劣,可使羊患上感冒,抵抗力降低,而继发巴氏杆菌病、支原体性肺炎等传染病。因而,羊病的预防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

常见羊病防治技术:养羊防病要点

三、羊病的预防原则

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开展防疫检疫、定期消毒和驱虫、预防中毒等综合预防措施,将饲养管理工作和防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羊病的种类不同,预防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如:普通病的预防重点在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利器和毒物等致病因素等;传染病的预防则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采取疫情报告和诊断、检疫、隔离和封锁、消毒、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等措施;寄生虫病预防原则的制定则主要建立在寄生虫的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如:血吸虫和梨形虫病预防以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为主,消化道蠕虫的防治则主要靠成虫成熟前驱虫,螨和蜱则主要以定期进行药浴为主。但不同种类羊病的预防又是密不可分的,如:若由于环境恶劣,可使羊患上感冒,抵抗力降低,而继发巴氏杆菌病、支原体性肺炎等传染病。因而,羊病的预防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

1.合理组织放牧 牧草是羊的主要食物,放牧是羊群采食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因此,合理组织放牧与羊的生长发育好坏和生产性能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应根据农区、牧区草场的不同特点,以及羊的品种、年龄、性别的差异,分别编群放牧。为了合理利用草场,减少牧草浪费和羊群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应推行划区轮牧制度。

2.适时进行补饲 放牧是羊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但当冬季草枯、牧草营养下降或放牧采食量不足时,必须进行补饲,特别是对正在发育的幼龄羊、怀孕哺乳期的成年母羊进行合理的补饲尤为重要。种公羊在配种期间则更需要保证较高的营养水平,因此,种公羊多采取舍饲方式,并按饲养标准进行饲喂。

3.妥善安排生产环节 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包括鉴定、剪毛、梳绒、配种、产羔、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以尽可能增加有效的放牧时间。如某一环节影响了放牧,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补饲。

4.坚持自繁自养、严进严出的原则 应选养健康的良种公羊和母羊,自繁自养,尽可能做到不从场外引种,尽量做到全进全出,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入场检疫的工作量,而且可有效地避免因新羊引入而带进新的传染源。若因品种改良或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必须自外地引入羊只时,则必须严格检疫。

检疫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羊及其产品进行疫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做好检疫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检疫手续,以便在羊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层层检疫,环环相接,互相制约,从而杜绝疫病的传播蔓延。羊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涉及外贸时,还要进行进出口检疫。出入场检疫是所有检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生疫病时,方可让羊及其产品进场或出场。羊场或养羊专业户引进羊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经当地兽医检疫部门检疫,并签发检疫合格证明书;运抵目的地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药浴、驱虫、消毒,对尚未接种疫苗的羊只必须补注,然后方可与原有羊群合并。羊场采用的饲料和用具,最好从安全地区购入,并在应用前进行清洗、消毒,以防疫病传入。

(二)搞好环境卫生,坚持消毒制度

养羊的环境主要包括羊圈、场地、用具、鼠害、虫害、饲草、饮水等,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与疾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采用清扫方法,可使畜舍内的细菌数减少20%左右;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则畜舍内的细菌数可减少50%以上;清扫冲洗后再用药物喷雾消毒,畜舍内的细菌数可减少60%以上。因此,对环境卫生经常进行机械清扫和化学消毒,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1.环境卫生 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寄生和传播疾病的机会,对羊的圈舍、活动场地及用具等要经常进行清扫和清洁,并保持粪便和污物要及时清除;饲草饲料应尽量保持新鲜、清洁和干燥,防止发霉变质;固定牧业并或以流动的河水作为饮用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自动卫生饮水池,以保证饮水的卫生。

蝇、蚊、蜱等节肢动物是许多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者,常可作为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因此,消灭或减少这些媒介昆虫的数量,在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清除羊舍周围的杂物、垃圾和杂草堆,填平死水坑,也可以喷灯火焰喷烧昆虫聚居的墙壁、用具等的缝隙,或以火焰焚烧昆虫聚居的垃圾废物,也可用烘烤箱将水槽或用具进行消毒,以杀灭这些物品上的昆虫虫卵,减少昆虫的来源;可采用倍硫磷、杀灭菊酯等杀虫剂每月在羊舍内外和蚊蝇容易寄生的场所喷洒2次,但不可喷洒于饲料仓库、鱼塘等处;在4~9月份蜱的活动季节,应定期进行药浴。

鼠类除了能给人民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外,对动物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它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感染源,也可以传播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口蹄疫等多种羊的传染病,因此灭鼠对于预防羊病具有重要意义。灭鼠工作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根据鼠类的生态学特点防鼠、灭鼠。采用混凝土制作墙面、地面,若发现洞穴,应及时封堵,使鼠类无藏身之所;应经常保持圈舍及场区周围的整洁,及时清除饲料残渣,将饲料保藏在鼠类不能进入的房舍内。另一方面则是采取多种方法直接杀灭鼠类。除采用捕鼠夹捕杀外,可采用药物灭鼠,较常用的药物有敌鼠钠盐、安妥、磷化锌等,敌鼠钠盐是一种抗凝血性药物,鼠食后可使其内脏、皮下等处出血而死亡。敌鼠钠盐对人、畜毒性低,常用于住房、畜舍、仓库灭鼠,比较安全,常用0.05%的药饵,即将本品用开水化成5%溶液,然后按0.05%与谷物或其他食饵混匀即可。投放毒饵需连续4~5天,因为多次少量食入比一次大量食入效果更佳。但在使用时仍然应慎防发生人、畜中毒,如发生中毒,可用维生素K1注射液解救。

2.消毒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的传入或蔓延,羊场应建立确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根据消毒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预防性消毒 是指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其目的是为了预防一般传染病的发生。

(2)随时消毒 是指在传染病发生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羊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羊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羊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通常在解除封锁前,进行定期的多次消毒,其目的是为了阻止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3)终末消毒 在病羊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消毒,其目的是为了净化饲养场地,根除疫病隐患。

根据消毒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羊舍消毒 一般首先进行机械清扫,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消毒液的用量以羊舍内每平方米1升药液计算。常用的消毒药有2%~4%火碱(氢氧化钠)、10%~20%石灰乳、10%漂白粉溶液、0.5%~1.05%菌毒敌(原名农乐、复合酚,同类产品有农福、农富、菌毒灭等)、0.5%~1.0%二氯尿酸钠(优氯净,以此药为主要成分的商品消毒剂有“强力消毒灵”、“灭菌净”、“抗毒威”等)、0.5%过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内,先喷洒地面,然后喷洒墙壁,再喷天花板,最后再打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用具,将消毒药的药味除去。如羊舍有密闭条件,可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福尔马林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2.5~50.0毫升,加等量水一起加热蒸发,无热源时,也可加入高锰酸钾(每立方米用30克),即可产生同样效果。在一般情况下,羊舍消毒每年可进行两次(春、秋各一次)。产房的消毒,在产羔前应进行一次,产羔高峰时进行一次,产羔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在病羊舍、隔离舍的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消毒液可用2%~4%氢氧化钠、1%菌毒致(对病毒性疾病)或10%克辽林溶液。

(2)地面土壤消毒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溶液或10%氢氧化钠溶液。停放过芽孢杆菌所致传染病(如炭疽)病羊尸体的场所,应进行严格消毒,首先用10%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铲除15~20厘米,取下的土应与10%漂白粉溶液混合后再行深埋。其他传染病所污染的地面土壤,则可先将地面翻一下,深度约30厘米,翻地的同时撒上干漂白粉(用量为每平方米0.5千克),然后用水浇湿、压平。如果放牧地区被某种病原体污染,一般利用自然因素(阳光、干燥等)来消除病原体;如果污染面积不大,则应使用化学消毒药消毒。(www.daowen.com)

(3)粪便消毒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对一般微生物和寄生虫来讲,最常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羊场100~200米的地方设一个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上面覆盖10厘米厚的沙土,堆放发酵30天左右,即可用作肥料。但若为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粪便,则必须进行焚烧,若进行深埋,深度应不得少于2米。

(4)污水消毒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加入化学消毒药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剂)进行消毒,用量一般为每升污水2~5克。

(5)皮毛消毒 羊患炭疽、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羊痘、坏死杆菌病等,其羊皮羊毛均需消毒。应当注意,羊患炭疽时,严禁从尸体上剥皮,存储的原料皮中,即使是只发现一张患炭疽的羊皮,也应将整批曾与之接触过的皮张统统进行消毒。皮毛的消毒,目前广泛应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消毒时必须在密闭的专用消毒室或密闭性良好的容器(常用聚乙烯薄膜制成的棚布)内进行。在室温20℃下,每立方米密闭空间使用环氧乙烷0.4~0.8千克,维持12~48小时,相对湿度在30%以上。此法对细菌、病毒、霉菌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对皮毛等产品中的炭疽芽孢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三)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能激发羊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使其对该种疫病由易感转为不易感。除某些烈性传染病外,某一地区流行的疫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养殖场或专业户应对本地区常见疫病进行免疫接种,这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地区、各羊场应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点和本地区的发病动态,合理安排疫苗的种类、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免疫程序。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羊传染病的免疫程序,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出适合本地、本羊场具体情况的免疫程序。

(四)药物预防

羊场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其中有些疫病可用疫苗接种方法进行预防,但仍有多种疫病尚未研制出有效疫苗,有些疫病虽有疫苗但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这些疾病实施药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抗菌素、磺胺呋喃类药物等。药物占饲料或饮水的比例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异,如磺胺类药物的预防量为0.1%~0.2%,四环素族抗生素预防量为0.01%~0.03%,磺胺呋喃类药物预防量为0.05%~0.07%,一般连用5~7天,必要时可酌情延长。但长期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影响药物的预防效果。因此,要经常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防治,并且最好将几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延缓耐药性菌株产生的速度。

饲料添加剂可促进羊的生长发育,且可增强其抗感染的能力。目前广泛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抗氧化剂、抗生素、中草药等,且每年都在研究改进添加剂的成分和用量,以便不断提高羊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机体正常的有益微生物或其促进物质合成的一类新型活菌制剂,近十年来国内外发展很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和植物,目前国内用于动物的已有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健复生等十余种制剂。这类制剂的特点是,具有调整动物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抑制肠道内病原菌增殖、防止幼畜下痢等功能,并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本品粉剂可供拌料(用量为饲料的0.1%~2.0%),片剂可供口服,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五)组织定期驱虫

驱虫是指用驱虫药或杀虫剂驱除存在于羊体内或体表寄生虫。羊驱虫一般在早晨空腹时进行投药,驱虫的全过程应在专门指定的场所进行,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多采用定期驱虫,一般一年两次,多安排在每年春季的3~4月份和秋季的10~12月份,这样有利于羊的抓膘、安全越冬和度过春乏期,这一程序较好掌握,并已被畜牧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常见的驱虫药很多,如:对肝片吸虫特效的肝蛭净,能驱除多种线虫的左旋咪唑,可驱除多种绦虫和吸虫的吡喹酮,可驱除部分吸虫、大部分绦虫和几乎全部线虫的丙硫苯咪唑,既可驱除线虫又可杀灭多种外寄生虫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在实践中,应根据本地区羊的寄生虫流行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给药时机和给药途径。

药浴是防治羊体外寄生虫病(特别羊螨、蜱、虱病等)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有:蝇毒磷、磷丹、螨净(二嗪农)、溴氰菊酯、杀灭菊酯等。药浴可在药浴池内或使用特制的药淋装置进行,也可以人工将羊抓到大盆或大锅内逐只进行。

(六)预防中毒

中毒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羊采食了有毒饲草饲料、过量食入某种添加剂、误食农药或过量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所引起。为有效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应采取如下措施:

1.防止动物采食有毒植物 山区、农区或草原地区生长的大量野生植物,是羊的良好天然饲料来源,但有些植物对羊是有毒的。如玉米、高粱等的幼苗和亚麻子中均含有较多量的氰甙,氰甙本身无毒,但在酶、细菌或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从而造成氢氰酸中毒,使动物陷入组织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

2.不饲喂霉败饲料 要将饲料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发生霉败;饲喂前要仔细检查,如果已经发霉,应废弃不用。

3.注意饲料的调制、搭配和贮藏 有些饲料本身含有有毒物质,饲喂时必须加以调制。如棉籽饼含有一种叫棉酚的物质,对羊具有蓄积性毒性,经高温处理后可减毒,减毒的棉籽饼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则不会再发生中毒;有些饲料,如马铃薯,若贮藏不当,其中的有毒物质龙葵素会大量增加,对羊有害,因此应贮存在避光的地方,防止变青发芽,饲喂时也要同其他饲料按一定比例搭配。

4.妥善保存农药及化肥 一定要把农药和化肥放在仓库内,由专人负责保管,以免被羊当作饲料或添加剂误食,引起中毒,被污染的用具或容器应消毒处理后再使用。对其他有毒药品如灭鼠药的运输、保管、使用也必须严格保管,以免羊接触后发生中毒。

5.防止水源被毒物污染 对喷洒过农药或施有化肥的农田排放的水,不应用作饮用水;对工厂附近排出的水或池塘内的死水,也不宜让羊饮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