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实验报告
附录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一 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拉伸试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3.实验步骤。
(1)试样尺寸记录。

(2)实验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图像记录

(3)计算结果。
①低碳钢:
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
面缩率:ψ
②铸铁:
抗拉强度:
4.实验结果讨论。
比较低碳钢所代表的塑性材料和铸铁所代表的脆性材料,它们拉伸时机械性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项目二 电子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3.实验记录。
电子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图像记录

实验项目三 冲击试验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记录填写下表。

2.根据实验测得的冲击韧度值分析退火状态碳钢的含量与冲击韧度间的关系,并画出其关系曲线图。
3.实验中会影响材料冲击韧度值的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测得的冲击韧度值是否精确? 为什么?
实验项目四 机械硬度计测定硬度实验报告
1.根据选用的试验规范和记录数据填写下表。
(1)布氏硬度。


(2)洛氏硬度。

2.根据本实验中布氏硬度试验测得的硬度值,分析退火状态碳钢的含碳量与硬度间的关系,并画出其关系曲线图。
实验项目五 数显硬度计测定硬度实验报告
1.根据选用的试验规范和记录数据填写下表。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测定数据记录表格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测定数据记录表格

2.根据本实验中布氏硬度试验测得的硬度值,分析退火状态碳钢的含碳量与硬度间的关系,并画出其关系曲线图。
实验项目六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绘出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标出组织组成物。
3.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大致规律。
实验项目七 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3.分析含碳量、淬火温度、冷却方式及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硬度)的影响,根据数据画出它们同硬度间的关系曲线,并阐明硬度变化的原因。
实验项目八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观察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画出所观察样品的显微镜示意图,说明所观察样品中的组织。
3.分析比较T12钢经750℃加热、水冷和200℃回火,以及T12钢经1100℃加热、水冷和200℃回火的组织差别及性能特点。
实验项目九 外径千分尺检测轴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 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一 立式光学计检测轴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二 外径比较仪检测轴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三 万能测长仪检测孔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四 合像水平仪检测导轨直线度误差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五 打表法检测平板平面度误差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六 光学分度头检测圆度误差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七 箱体零件方向与位置误差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八 圆跳动误差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十九 比较法检测表面粗糙度实验报告

测量结果

实验项目二十 光切显微镜检测表面粗糙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一 万能角度尺检测角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二 正弦规检测外圆锥角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三 螺纹千分尺检测螺纹中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四 三针法检测外螺纹中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五 工具显微镜检测外螺纹参数实验报告

续表

实验项目二十六 径向跳动检查仪检测齿圈径向跳动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七 公法线千分尺检测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八 齿厚游标卡尺检测齿厚偏差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二十九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1.记录测量的车刀角度数值。
被测刀几何角度值

2.绘制车刀标注角度工作图。
3.结合实验结果完成思考题。
实验项目三十 机床夹具拆装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名称。
3.实验内容及步骤。
4.问答题:请写出你拆装的夹具名称及该夹具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的名称及各元件的作用。
实验项目三十一 组合夹具组装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名称。
3.实验内容及步骤。
4.问答题。
(1)组合夹具的基础件有哪几种? 结构特点如何? 有什么作用?
(2)组合夹具的支承件有哪几种? 结构特点如何? 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