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性》简介
《科学合理性》这本书是由张志林著创作的,《科学合理性》共有30章节
1
作者简介
张志林,男,1957年生于重庆,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与科学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形而上学。已出版学术专著...
2
内容提要
“科学合理性”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本书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所提出的“不可通约性”论题为中心线索,追溯了这一论题产生的过程及其对科学合理性观念造成的冲击,分析了这...
3
鸣谢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以实在性、规范性、合理性为核心问题的科学哲学研究新纲领” (项目编号:2011RWXKYB041)...
4
丛书序言
哲学这门学科特别强调清晰的概念和有效的论证。初学者在首次接触哲学原典时难免会遇到两重技术上的困难:既要面临一整套全新又颇为费解的概念,又要力图跟上不断出现的复杂...
5
序
常听人谈论“现代性”时,不时说起“合理性危机”、“合理性重建”之类的话题[1]。看来,合理性问题一定是当今学术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议题。 确实如此。以科学哲学为例,...
6
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鸣谢 丛书序言 序 引言 为什么科学合理性会成为问题? 第一章 科学合理性:概念与问题 第一节 概念辨析:何谓科学合理性 第二节 划...
7
引言 为什么科学合理性会成为问题?
如果说有一个人在我的这本小书中担任领衔主演的话,那么他一定是科学哲学中“历史转向”(the historical turn)的开启者——托马斯·库恩(Thoma...
8
第一章 科学合理性:概念与问题
...
9
第一节 概念辨析:何谓科学合理性
在西蒙·布莱克本(Simon Blackburn)编著的《牛津哲学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中,对词条“合理性”(...
10
第二节 划界问题: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可以说,“划界问题”(the problem of demarcation)就是为了探寻科学本质而提出来的。它最早可能是由著名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falsif...
11
第三节 科学的本质特征
总括而论,科学的基本特征必定会在以下四个方面展示出来:科研机构、科研过程、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Niiniluoto 1984:2)。从科学哲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
12
第二章 范式、科学革命与不可通约性
...
13
第一节 何谓范式
正如刚才所提到的,在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1962年是个重要年份,因为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就在那年面世。在反映库恩后期思想的《〈结构〉之后...
14
第二节 科学革命及其结构
据著名科学史家I.伯纳德·科恩(I.Bernard Cohen)考证,最早把“革命”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的例子,出现在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
第三节 库恩是怎么确立起不可通约性论点的
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表述的不可通约性观点,大体上也可以说是他的早期观点。根据库恩自己的提示,他后来关于不可通约性问题的反思所取得的...
16
第三章 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合理性
...
17
第一节 科学中的合理性:个体式的与群体式的
在前面的“引言”中,我们已引用过牛顿-史密斯的名著《科学合理性》(The Rationality of Science)(Newston-Smith 1981)...
18
第二节 库恩对不可通约性的论证
许多科学哲学家认为,库恩给科学哲学造成的最大冲击是:他断言科学革命就是一个新范式彻底取代旧范式的过程,而且又因他主张不同范式之间不可通约,所以对于科学革命我们就...
19
第三节 费耶阿本德对不可通约性的论证
1982年,科学哲学协会(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简称PSA)组织召开了每两年一次的学术研讨会,库恩所提交的...
20
第四节 迪昂-蒯因论题与不可通约性
我们已经提到,库恩关于不可通约性的第一个论证要点是强调观察负载着理论(参见3.2节)。我们也已知道,这一论证所要批判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所谓“判决性实验”。正是在...
21
第四章 科学变化与理论选择
...
22
第一节 科学变化中的累积与革命
就像尼尼洛托曾经指出的那样(Niiniluoto 1984:75),通常说来,人们认为科学与众不同之处正是在于其进步本性(progressive nature)...
23
第二节 科学进步:追求真理,还是解决问题
通常说来,可以认为劳丹所说的“研究传统”(research tradition)是在库恩用以刻画常规科学的“问题解答”(或“难题解答”)和拉卡托斯所倡导的“研究...
24
第三节 理论/范式选择是否具有客观性
我们在前面的3.2节中已经讨论了库恩对不可通约性论点的6个论证,其中有两个论证涉及认知价值在理论选择中的作用问题。这两个论证就是“基于共有标准歧义性的论证”和“...
25
第五章 重建科学合理性
...
26
第一节 库恩:《结构》之后的路
库恩于1996年去世以后,很快就有两位科学哲学家在库恩的夫人和他身前好友的帮助下,编辑出版了一本文集,取名为《〈结构〉之后的路》。论文编辑者詹姆斯·柯南特(Ja...
27
第二节 “库恩遇见贝叶斯”
我们在3.1节已提到韦斯利·萨尔蒙对科学解释的探索。现在要说的是,他在199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颇为有趣,叫做“Rationality and Object...
28
第三节 真理、合理性与科学进步
就我而言,这一标题来自波普尔一篇重要论文的启发——那篇论文的标题就叫做《真理、合理性与科学知识的增长》(“Truth,Rationality and the G...
29
结语 科学哲学往何处去?
我们在“引言”中已经指出,科学合理性问题之所以引人瞩目,主要是因为它与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最近,在选辑编译《当代哲学经典·科学哲学卷》(2014)的过程...
3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Bhaskar,R.(1975).A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Leeds:Leeds Books. Bogen,J.(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