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勐巴拉娜西

原始的勐巴拉娜西

今天我们要离开野象谷了。我和妈妈与这两天一直陪伴我们的猫多哩和哨多哩一一道别,迎接我们时的木鼓再次响起。

可能是这鼓声太震撼,我的双眼闪动着泪花。虽然我背对着他们,但并没有因此而止住泪水。我觉得我连向前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已经爱上了西双版纳,勐巴拉娜西的土地。

告别了野象谷,我们来到了原始森林公园。也许是已经不用再奔波了,此时我们感觉空气都显得很慵懒,慢吞吞地在呼吸道中游走。

这里的主题是哈尼族文化。很多人穿着华丽的少数民族服饰,看到有贵客到来,他们会手持竹竿,边敲击地面,边欢呼着向前行走,以示欢迎,声势相当浩大。

妈妈终于见到了色彩斑斓的孔雀!

工作人员一声哨响,一群孔雀就从湖对面的山坡飞下来,飞过100多米远的湖面,最后落在了我们所在的草坪上。飞舞的姿势虽稍显笨拙,但依然让人觉得冷艳而高贵。

看到这成群的孔雀,妈妈开心极了。为了能离孔雀更近一些,工作人员拿来饲料放在妈妈手上,妈妈刚伸出手去,孔雀们就蜂拥而至,顷刻间就把她手里的饲料吃光了。其中还有一只白孔雀,站在蓝孔雀堆里甚是醒目扎眼。

978-7-111-46204-0-Chapter04-8.jpg

高傲的白孔雀

978-7-111-46204-0-Chapter04-9.jpg

鸡蛋花,老挝国花,闻起来有一种淡淡的鸡蛋味

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的时节不对,我们没在这里看到孔雀开屏。孔雀只在4月份交配期才会有长长的尾羽,而现在它们身上却少了这条美丽的长裙。可能是工作人员看出了妈妈的心思,就送给她100只尾羽留做纪念。总经理还送给了妈妈一个葫芦丝,并且亲自演奏了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

在妈妈欣赏美妙乐曲的时候,我开始留意妈妈脖子上戴的鸡蛋花花环,这种花的花心是黄色的,花边是白色的,就像鸡蛋一样,闻一闻还真有鸡蛋的味道。

景区内还有猴山。是真的有一座山,和我们仅隔着一条小溪。山上保持着完全原始的样子,猴子见有人,就会成群结队地从山上下来。这里的猴子都很温顺,不用担心会来抢你的东西,它们的眼睛只会一直盯着你手中的食物。

走出原始森林公园,一股刺鼻的恶臭扑面而至。我们在路上曾见到过大型牲畜的尸体,和这个味道一样,下意识地四处寻找。身边有人见状,告诉我们说:“不用看了,这是钱的味道。”

他知道我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又接着说道:“这是橡胶的味道,版纳的基础经济作物,虽然味道难闻,但是却让农民实实在在地赚到了钱,所以我们都说是钱的味道。”

听完这话,我心想:但愿这橡胶的味道不会污染这里洁净的空气,更不愿钱会改变这里的原汁原味。

我们又转站来到了望天树景区。望天树,是热带才会生长的一种树,顾名思义,看着这种树,就像是望着天一样。据当地人讲,这种树长成后可以达到80米以上的高度,比20层楼还高。直径也是着实粗壮,7、8个成年人才能够环抱。园区里有一条2.5公里长的空中走廊,是国外的动植物专家在几十年前为了观察研究树冠以上的生物链环境兴建的。走廊就架在望天树之间,距离地面有35米的高度,我站在上面晃晃悠悠的,感到脚下一阵发虚,很难想象当时的架桥工人是如何完成这项工程的。临走时,我们种下了一棵望天树,希望它能成长到望天。

978-7-111-46204-0-Chapter04-10.jpg

望天树和空中走廊

接着,我们又去了旁边的热带植物园。园区实在太大,我们只得坐着游览车在里面参观,也因为如此,没有记下大多植物的名字。只记得工作人员说这里有6000多种植物,900公顷土地,真可谓地大物博呀!

经验分享

在原始森林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哈尼族的竹竿欢迎仪式,由于太过兴奋,在微博上借用了“丐帮”一词。在接下来看到孔雀的时候,又用了“鸡”作比喻。这两条微博让当地很多少数民族网友感到气愤。的确是我做得不对,无论自己多喜欢开玩笑,也应该尊重别人的习惯和文化。

在这里我为自己的无知再次道歉。以此为戒,慎言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