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求子】案例48 轻信重金求子被骗,丢钱更丢人
第六章 传统电信诈骗术,逐一“扒皮”
【伪基站】案例43 那些“真不了”的“假短信”
“你的话费满130元,打开10086登录网站,可以兑换赠送的135元话费”,收到10086发来这样的短信,如果你信以为真、打开链接,那就上当了!对方通过在手机内植入木马软件,骗取个人及银行卡信息,随后骗子只要输入木马软件截取到的银行卡验证码,就可以轻松窃用到银行卡上的款项。
案情
近日,家住海淀的汪先生收到一条短信,称他的手机号码积分可以兑换百余元的现金,而且积分即将到期。在这条短信中,还附带了兑换积分的网站链接。
汪先生当时看到这条链接中有10086的字样,没细想就点了进去。“当时也怪自己太粗心了,那个链接和正规的10086网站链接相比,其实还多了几个字母。”汪先生回忆说。点击进入网站后,整个网页和移动公司的官方网站看起来也几乎是一样的。在他按照网站提供的流程进行操作时,网页上还出现了让他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的对话框,理由是便于提现。
汪先生说,当时他就留了个心眼,填写了一个没有存款的银行卡信息,随后他又按照网站的要求下载了一个应用软件。按照网站提示操作成功之后,汪先生便没再留意自己下载的软件。随后,他使用微信支付向好友转了一笔账,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
汪先生说,他使用微信转账后没过多久,手机就莫名收到了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发来的汇款短信通知,称他刚刚有一笔1000元的汇款已经成功转账。就在汪先生感到纳闷的时候,他又收到一条短信,称银行卡又有了一笔970元的消费。汪先生立即向银行致电询问情况并及时锁定了自己的账户,这才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汪先生马上将下载的应用软件删除。
汪先生赶到银行查询后发现,就在他锁定账号的时候,骗子还企图操作一笔2999元的转账,但因为账户锁定汇款未能成功。汪先生说,以前经常听说类似的电信诈骗手段,却没想到竟然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仔细回忆了自己被骗的前后过程,这才发现,短信里的内容除了网站链接和正规10086官网相比多了几个字母外,他点开的网站其实和移动的官方网站也是有差别的。正是这个链接,导致了钱财损失的悲剧发生。
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伪基站+钓鱼网站+手机木马”网络诈骗。这种骗局中,骗子通过伪基站给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手机无法识别伪基站,因而号码显示为10086。短信内容多为用户有尚未兑换的积分可换话费,点击链接进行操作之后,诱导用户登录仿冒的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网站进行操作并且下载来源不明的APP,以获取银行卡号和密码,盗刷钱财。
防范招数
招数1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伪基站”。通过模仿通信基站的系统网号、频率资源等特点,伪装成运营商,其覆盖范围内的手机被强制接入这个假的通讯基站。该设备可轻易获取用户手机的串号IMSI/IMEI和电话号码,可随意向用户发送信息,短短几分钟可群发短信上万条,发送的短信不需要任何费用,且没有信息记录。“伪基站”可以伪装成任何号码发送短信,以假乱真。所以,即便是看到以银行、运营商、保险公司等官方客服号显示的短信,也不能轻信。
招数2 收到短信之后应仔细看一看,最好问一问。中国移动积分兑换官网为http://jf.10086.cn/,其后缀是.cn而不是.com,而且目前中国移动不仅没有积分兑换现金的业务,也不会让用户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与密码。因此,当收到类似短信时,若无法确定该短信的真实性,可以直接拨打10086电话进行咨询。
招数3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规定: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危害公共安全的,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利用“伪基站”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防范招数
【电子请柬】案例44 收到的“电子请柬”,居然也是骗子的套路
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直呼你的名字,邀请你参加婚礼,末尾附有一个链接……如此形式新颖的电子请柬作为一种既时尚、便捷,又不失礼节和诚意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但是,对于一些电子请柬,例如发件人不详、内容里只提到活动但没说明身份的,您可千万别中招儿,别轻易点击链接。日前,石先生就落入了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他提醒人们千万要小心冒名“电子请柬”的短信消息。
案情
2月23日晚上10时许,石先生准备洗漱入睡,突然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一封“电子请柬”,是一个136开头、尾号为6340的手机号码发来的。内容里说:“这个月我要结婚了,这是我们的请帖和结婚照,请您一定到场参加……”短信结尾处没有署名,但是附有一个网址链接。石先生心里嘀咕:“如今结婚请人还真是时髦。”他的一个朋友恰巧最近要结婚,石先生以为是该朋友发的“电子请柬”,就把手机随手放在了桌子上,准备洗漱之后再看。此时,年龄还小的女儿拿起手机,一指按下去,打开了“电子请柬”上的网址链接。“爸爸,怎么没有看到婚纱照啊?”石先生拿过手机一看,孩子点击了网址之后发现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看到请柬的具体内容。
多次尝试后,还是什么都没看到。石先生以为是手机网络信号问题,导致电子请柬打不开,想着隔天再试一试吧,没料到就在几秒钟后,一则银行卡被扣款8000元的短信让石先生慌了。
“我没有进行网上交易或银行取现,怎么会莫名其妙地扣钱了呢?”
石先生赶紧登录手机银行把卡里的钱转出来,刚转出一笔1500元,就发现手机收到银行短信提示,2000元被转到了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石先生发现卡上还有余额1570元,又赶紧把1500元转给自己的朋友,同时骗子也转走了70元。
石先生庆幸自己反应快,开通了手机银行,而且设置了限额,不然损失更大,这次是自己跟骗子比速度,“抢”出了3000元。
石先生说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蹊跷”的短信,当时立即想到收到的“电子请柬”可能是诈骗短信。他回忆:“我没有任何怀疑,就点开了链接,然后按照它的操作程序进行下载。突然间,手机就像被人遥控了一样,把这个信息向我的通讯录好友四处传播,我自己都没法控制住。”
分析
1.“‘这个月我要结婚了,这是我们的请帖和结婚照,请您一定到场参加’……短信结尾处没有署名,但是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从以下几点基本可以认定这是一条有诈骗嫌疑的短信。第一,这是一个陌生号码,未被标注存入手机。第二,如果是熟识的人,邀请参加婚礼会将具体地点、时间一并在短信中写清楚,为什么要发送网络链接?第三,如果是熟识的人换手机号码了,短信中却始终不说明自己的身份,反倒像佯装熟人口吻,目的是分散注意力?
2.这种用服务器群发短信的形式,在接收短信的手机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类似本案例中石先生收到的短信那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具有迷惑性的诈骗短信,如本案例结尾处石先生回忆说“突然间,手机就像被人遥控了一样,把这个信息向我的通讯录好友四处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是直接通过被感染的手机,向通信录内保存的联系人发送诈骗短信。发送的短信中不但能够指出收信人的真实姓名,而且显示的来信人也是实际生活中认识的某位朋友或亲人的号码。这种短信更具迷惑性,更容易被信任。
防范招数
招数1 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最好不要存有大量资金,而且设置单笔、单日最高限额。手机中安装并开启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发现含有木马病毒的应用程序,防止手机中毒。若不慎点击安装了恶意程序,可以使用安全防护软件查杀病毒。
防范招数
招数2 除了电子请柬,骗子还会通过发送电子相册、校园回忆录、10086积分兑换、给孩子投票、老师发来成绩单等病毒短信,窃取个人信息和财产情况……请千万不要轻信,更不要因为“好奇”就点开链接!
【固话欠费】案例45 电话里温馨提示您该缴费了的人是谁
如今,很多人都接到过不少提醒缴费的电话通知,我也接到过,可电话那边让你缴费的人,真的是官方客服或运营商吗?
近日,田老先生接到一通来自157757742**的电话,接起来之后听到的是一段语音提示,一个温柔的声音说:“您家座机因欠费将在今天下午5:00停止使用,如有疑问,请按9转人工服务……”。
案情
年过七旬的田老先生是省城某中学的退休教师,近日,他突然接到一个异地欠费停机的电话通知,按查询键一查,竟查出了1800多块钱的“欠费”。向电话里的客服咨询后,田老先生大吃一惊:有人在厦门冒用他的名义安了一部固定电话,已欠费1800多元,且安装时间、营业厅名称、户主地址等信息一应俱全。如果不及时补交欠款,个人信用值将被扣分,影响今后银行贷款、房屋买卖、租赁等民事行为。另外,公安局则会以涉嫌诈骗罪进行逮捕。
正当他惶惑不知所措之际,电话里的这位客服特别热心地提示田老先生不要挂断电话,自己可以马上把电话转接到电话局内部的投诉专班受理。
“嘟……嘟……嘟……”接起电话的是一位男子,自称是投诉专班的组长钱某某。详细询问了情况之后,这位“钱组长”说此事涉及金融诈骗,他们正收集材料调查清楚之后就向公安机关去报案。“钱组长”要求田老48小时之内不得将消息外传,包括对老婆孩子也不能泄露半点,否则涉嫌泄密,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一再叮嘱近期不要到银行取钱,注意资金安全等。就这样,在对方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详细“关照”下,田老先生把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乃至存款的开户行、金额等一股脑儿报给了“钱组长”,以“配合调查”。
第二天,那位“钱组长”又给他的手机打来电话,要他去某银行取钱时先在门口站着望一望。之后,田老按来电号码回拨,根据对方的指导将银行卡内的全部余额转到了“钱组长”的个人账号上。
事后,田老先生越想越不对劲,跑到电话局的柜台一问,得到的回复是不存在异地欠费停机这一说法,而且就算是转账也绝不可能转到个人账号上。此时,田先生再次拨打“钱组长”的来电号码,却提示已关机。诸多疑点使田老感到这是个圈套。
分析
1.谎称电话欠费停机诈骗的作案手法有别于抢劫、抢夺等接触性犯罪,它属于典型的非接触性犯罪。该手法同时兼有另一个显著特征,即“漫天撒网”式低成本犯罪,这决定了受害者为不特定人群,所以这个社会中的你、我、他,都是潜在的作案对象。
2.“公安局则会以涉嫌诈骗罪进行逮捕。”坏人坏就坏在敢于冒充警察,打着依法惩处的幌子去欺负老百姓。田老先生在听到座机欠费1800多元之后,本来心里就已经十分着急了,再听到还要受到严厉惩处,一下子被打乱了心智,这才中了工作人员“钱组长”的圈套,急于转钱来洗刷自己“莫须有”的罪名。
防范招数
这类案件的共同特点主要是通过“欠费”“催费”等借口,蒙蔽、诱导甚至威胁中老年人避开银行柜台,转而使用ATM机将钱款汇到指定的账号内。在异名账户ATM转账无法实时到账的政策出台后,骗子还想出了让受害人直接现金存款的办法。所以,这里再次提醒读者:今后不管是什么欠费,也不管欠了多少钱,一定勇敢地挂掉电话,自己主动拨打相关的服务电话咨询,别按骗子设定的套路一步步进入陷阱,才不会遭受财产损失。
【法院传票】案例46 骗子发的“假传票”,唬倒了好多人
“您有一张传票,请尽快来领取,否则法院将强制执行!”近日来,张先生接到了领取“法院传票”的语音电话。听到法院来电,张先生被吓着了,觉得自己摊上事儿了,于是赶快按照对方要求汇款消灾……
案情
今年4月30日,正在吃饭的江苏省张先生接到语音来电:“您好,您有一张法院传票,请于今天下午16:00前领取。如不取走,我院将强制执行。如您有疑问,可按0转人工服务。”
张先生再也吃不下饭,马上按照短信所留的电话拨打过去。
电话里,一个自称是“市法院工作人员”的人说,有人以张先生的身份证办理了信用卡,现在已透支5万多元,银行已起诉到了法院,要张先生还款。张先生连声喊冤,说自己根本就没有办过任何信用卡,肯定是别人冒用的。
“法院工作人员”提醒张先生应立即报警,又“贴心”地给了张先生一个市公安局的报警电话。
张先生马上拨打了“公安局”的电话,接电话的“警官”表示正在办理这个案件。听了张先生的报案后,说像张先生这样被别人冒用身份证办银行卡透支的案子,近期已有不少。他询问张先生近期是否办过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是多少,并警告张先生,目前这些银行卡已经不安全了,要去银行将钱取出存入公安局特设的安全账户,否则上面的存款随时有被别人划走的可能。
“我怎么能相信你说的就是真的?”
“可以给你看我的工作证”,对方回答:“如果你还不相信,我也可以使用号码为110的电话给你回拨。”
按照约定,几分钟后,“110”来电了。张先生完全信任了这位未曾谋面的警官。按照指示,张先生对其言听计从,立刻跑到ATM机边,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分两次将21万元汇到对方指定的一个工商银行“安全账户”上。
钱汇出去后,仍深信不疑的他和亲友谈起此事,亲属提醒可能陷入了骗局,他才恍然大悟。
分析
1.但凡接到语音来电,我基本是听个开头就直接挂断的,因为无论是真的推销、还是骗局,用语音电话的方式,基本就没什么好事,可张先生听到电话之后,连饭都吃不下了,看来是开始要上当了。
2.“警官”听了张先生的报案后,分析了事情的严重性并十分热心地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张先生去银行将钱取出存入公安局特设的安全账户……对方用各种方式,让张先生的心里害怕、迷惑,而且还充当好人地提示“您被不法分子利用了,为了保护您的正当权益,请赶紧把钱存入安全账户或者交纳安全保证金”,这是一贯作风。因此凡是涉及转账之类的电话,百分之百是遇到了骗子。这种骗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行骗过程中想方设法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让其信以为真,最终落入圈套。
3.“他询问张先生近期是否办过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是多少”,想一想,电话里的警察办案不先问案情,反而是在了解情况之后重点询问银行卡和密码,这不可疑吗?所以,一旦有人询问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及密码时,就要意识到可能遇上诈骗了。
防范招数
法院发传票有非常严谨的法律程序。一般采用由法警等专门人员以书面形式当场送达或通过邮政局特快专递、挂号信的形式邮寄送达。接受传票的当事人应当在传票上签收,送达的传票要加盖法院的公章和书记员及审判员的姓名,即使是电话通知,也会将案件受理情况说清楚,会告诉你案件的案号是多少、什么时间取,绝对不会使用播放电话录音的形式送达。如再遇此类电话,可致电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或办公室查询。
【虚构绑架】案例47 你的孩子在我手里,速汇款来
本案例要说的这类诈骗手法是“虚构绑架消息”,打来诈骗电话,里面会传来小孩子的哭声,以此“套”住沈某、白某、于某……
案情
沈某一日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绑票”电话。起初,沈某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被对方绑架,即便对方说出了沈某及其孩子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沈某仍觉得可能只是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然而,当沈某听到一个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时,才紧张害怕起来。由于对方不让其挂断电话,在对方的催促和恐吓下,为保证孩子的安全,沈某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转入人民币18000元。由于并未达到对方要求的数额,对方一再要求沈某继续转款,否则就会伤害孩子。与此同时,沈某通过他人联系上自己的孩子,才发觉被骗了。
就在同一天,白某也接到了一陌生号码来电,对方在电话中称是黑社会,已绑架其小孩,要求白某支付10万元赎金,且在此期间,对方一再警告不能挂掉电话,否则就要对其小孩不利。听到自己的孩子被绑架的消息,且对方所讲述的小孩姓名、就读学校等信息都分毫不差,白某顿时感觉六神无主。由于一时拿不出10万元,白某便在电话里和对方进行了一番协商,并最终在对方的要求下,通过某银行先向指定账户汇入人民币5000元“安全费”。当白某汇款完毕挂断电话,联系上自己的小孩后,方知被骗。
次日,于某也接到了类似的陌生电话,称自己的儿子被绑架,对方要求保持通话,并且马上转入10万元赎金。于某在恐慌之下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转入人民币8万元,在对方要求其继续转款时,于某才联系上儿子,但却悔之晚矣。
分析
这三起案件中,均是利用了家长害怕孩子被伤害的心理,一步步实施控制。同时,这三起案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对方不让挂断电话。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一直占线,阻止其和亲友或外界联系以寻求帮助。此时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听到如此噩耗往往心慌意乱,也无从判断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只能听从汇款安排以求人身安全。
防范招数
在接到陌生电话称自己的亲属被绑架或遭受意外情况时,很多人都会由于受到恐吓而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因此,针对此类骗局,请提高警惕、保持冷静、控制情绪,找机会核实。如暂时联系不上,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同学、朋友等多渠道打听消息,确认是否被绑架。万一真的遭到绑架,一定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听从警方指令,共同开展营救工作。
【重金求子】案例48 轻信重金求子被骗,丢钱更丢人
帮助少妇怀孕生孩子,便能得到百万元回报?怀抱“美丽少妇”,坐拥“巨额利益”,竟有如此财色兼收的好事?面对如此老套的“重金求子”骗局,四川巴中36岁的杨先生相信了,结果被骗走了2万元。
案情
2016年3月11日上午,一个广州的座机号码打到杨先生的手机上,但电话刚响了一声,对方就立即挂断了。杨先生回拨过去,是一个女子的声音:“你好,我叫苏×,今年29岁,嫁入香港豪门。因老公发生意外,丧失生育能力,百般无奈,特回内地,寻找一位健康有缘男士,帮助我怀孕。通话满意,和你见面,并首付定金80万元,有孕后重谢200万元。本人电话……”
我相信,大多数人听到以上内容,便能立马察觉是电信诈骗,挂断电话不再理会。但心存幻想的杨先生信了,真就照着最后给出的号码打了过去。
“姓名?年龄?身高?人在什么地方?身体健康状况如何?是不是真心想帮我?”经过以上简单的问题测试,自称苏怡的女子当即表示杨先生的表现令自己非常满意,但此时还不能着急见面,必须先汇1000元诚信金表明诚心,她就会到四川找他。
傻傻分不清楚的杨先生上了钩,马上去附近邮政银行汇了1000元钱。两天后,苏某称已飞抵四川,并入住巴中名都国际饭店。眼看着分分钟就能与苏某见面了,梦想中的80万元即将入账,此时对方又提出索要“人身安全保证金”,杨先生也都想方设法满足了,转账一笔9000元。
之后,杨先生迫切地要求见面,并追问80万元首付定金何时到位,苏某答复:“马上办理手续,就可支付定金。但是现在还不能与你见面,稍后会有我的私人律师与你联系办理相关事宜,你尽管放心。”
当天下午,律师打来电话,要求杨先生先交纳体检费,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之后,才能签订合约。
一心想着和美丽富婆生孩子的杨先生,按照律师的要求先后汇去了体检费、红包等费用共计1万元。
当付完了所有费用后,苏某就不再和他联系了,电话始终是无法接通的状态,连私人律师的手机也关机了,此时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事后,杨先生说,自从接到这个“重金求子”的电话以来,他不仅给对方汇过钱,还帮对方垫付过车票钱、充值手机话费等。“其实对方一再要钱的时候,我是起过疑心的,但终究抵不住百万财产的诱惑,是贪婪和愚昧害了自己。”
分析
在本案中,诈骗分子通过语音通话的形式发布“重金求子”交易需求,声称可以首付定金80万元,以高价吸引男士咨询。杨先生信以为真,回拨电话进一步与女子苏某及其律师联系,苏某为了消除杨先生的疑虑,表明自己是真心交易的,遂又强调有律师全程办理相关事宜并有法律保证,让杨先生放松警惕。当杨先生提出见面时,苏某趁机提出需要诚信金、人身安全保证金、体检费等费用,让杨先生不断地给她汇款进行诈骗。
防范招数
招数1 现在社会上出现大量的“重金求子”“有偿代孕”等名目繁多的虚假信息,其实就是财色陷阱。此类骗局不管内容如何变化,根本的手段都是大致相同的,即从一开始就让受害人向自己的账户里汇钱。起初,汇钱的数目也许并不多,于是一些人就怀着侥幸心理汇了钱,深陷在财色兼收的美梦中。而随着受害人愈陷愈深,对方索要汇款的数目和项目也会不断增加,把陷阱越挖越深,无休止地要求汇钱交费,一步步将受害人引入这个“无底洞”。
防范招数
招数2 “重金求子”与现行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道德相违背,法律不会认可这种合同。一旦出现被骗的情况,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另外,骗局中的女子一般都会选择假装有地位或事业成功的企业家、海归、公司高管等身份,谎称丈夫无法生育,再抛出另有重金感谢的诱饵。由于牵涉私密,发现被骗后,受害人往往不敢与家人说,很多人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招数3 类似“重金求子”的骗局,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的“先行者”案例并不少,可为什么总还是有人受骗呢?说到底是受害人的贪欲心作祟,妄想一夜暴富、突发横财、财色双收。防范这类诈骗,除了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街头巷尾的小广告外,同样重要的是,不要被天上掉下来的金钱和违背常理的欲望蒙蔽了双眼、冲昏了头脑、模糊了心智。
【内容简介】
本书萃取于作者多年的网警职业和网络安全宣传的经验,内容不但覆盖传统的电信诈骗形式,还以网络购物、社交网络、移动互联和网络金融等为专题,选取代表性案例,如刷单兼职、勒索病毒、集资众筹、网络贷款、微信朋友圈、山寨微博、流氓APP、智能穿戴等,层层抽丝剥茧,分析作案手法和套路,并总结了共110条防范招数。
作者希望借此书与更多读者结缘,并和大家一起努力,让“安全网络”和“网络安全”不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