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彭晶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时尚与高级定制分会副会长,清华“巾帼圆梦”中国女性创业管理班学员,“深白”婚纱定制品牌创始人。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婚纱礼服源自于欧洲,由其打造的女性形象滥觞于皇室并逐渐流转于寻常人家,它不仅展示了女性的需求和美,更综合体现了一种礼仪、艺术、美学和历史文化的气息。历史上不乏经典人物通过身着礼服的画像来呈现她们那个时代的形象,人们可以由此一窥她们所属时代的经济文化背景甚至生命的故事。正因如此,幼时的我心中就拥有了一个梦想:做一名婚纱礼服设计师。
1999年,我跟随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宫妮老师学习服装设计课程,由于受到老师在美学和设计哲学上的启蒙,引发了我对服装设计更深厚的兴趣。当时能看到的大师作品极为有限,时尚刊物更是屈指可数,《世界时装之苑》应该算是我们接触到的最早的时尚类服装杂志之一。2001年,我以专业前茅的成绩进入中国早期的五大纺织院校之一——天津纺织工学院(后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正式学习服装设计。在校期间,我研读了国内外大量时装艺术书籍,当时对陈闻老师的《服装设计表达:时装画艺术》印象深刻,他的书是国内较早的专业书籍,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自己的时尚探索先锋。与此同时,通过艺术史的学习和作品欣赏,让我对欧洲油画中人物的服装更为关注,尤其是对女性细节的描绘和服饰细节的勾勒常常令我感动,这些感动使得我系统地了解了不同历史背景下服装之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之后我通过专业书店广为购置更丰富的服装设计类书籍,这些书,成了我神游婚纱礼服世界的主要途径。
为了让自己更近距离地融入婚纱礼服这个行业,大学毕业前我就开始寻找兼职的机会,后有幸就职于中国第一代十佳时装设计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服装学院院长的吴海燕老师在北京开设的服装工作室。2006年9月,由于自己婚礼的契机,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婚纱礼服设计定制行业,并在先生的支持下开始了我的创业生涯。
基于多年的美术功底和专业训练,我的作品特别关注服装的结构和造型上的设计,尤其是在产品的初期沟通和后期把控上。在与我的客户沟通过程中,速写设计是我必不可少的工作。设计一件衣服或者一个系列的衣服,除翻阅资料寻找素材之外,随手绘制大量设计稿,是我的工作常态。我常常想,客户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我要通过简洁的勾勒、调整和讲解,让客户了解整个设计方案,这比让客户从众多参考图片中自行想象最终产品要直接有效得多。多画几个稿子,让客户知道设计思路和最后的效果,也能减少手工艺人员后期的工作量,不辜负这些传统手工艺匠人的心血,使他们的能量更能有的放矢。而婚纱礼服终究是一件三维立体的产品,如何让客户看懂设计图呢?借助电脑和绘图软件,很快就能让她们预见到成品礼服的色泽和效果。对我而言,这也是一种享受。因为产品需要我们这样的设计师把它描绘出来,突出它最珍贵的地方呈现给客户。而每每画完一件代表了一个人一生中美好回忆的婚纱或礼服设计作品时,客户往往会对我们回报以感谢和尊重,对我来说这就是设计工作的至高享受,也正是如此,才激励着我专注投入地做了十余年销售型设计师。这样的享受使我意识到,我仿佛就是为婚纱礼服而生的。
2016年,我开始了手绘方向的设计教学实践与探索,此书正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成果。该书包含的内容有:婚纱设计概况、婚纱插画绘制基础知识、婚纱不同面料的绘制方法、婚纱礼服插画绘制步骤分解教程、经典婚纱插画作品细节分析以及大量的精美插画案例,包括婚纱、礼服、中式婚服、配饰等。大部分的插画作品是采用最常用的综合手绘设计方法,即手绘加电脑后期处理,也是当代年轻设计师借助专业软件完成系列作品的重要手段。总之,这是一组以当下80后设计师观点所著的有关中国婚纱礼服设计及插画绘制的专业用书。
本书是我多年来一线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个人婚纱插画绘制方法分析及研究心得的分享,是我对婚纱礼服设计艺术化和商业化结合的理解,也是我个人对中国婚纱礼服设计从业人员及婚纱礼服设计爱好者的一份献礼,希望读者以此开启你的梦想之窗,愿我们都能够举目前行,不负韶华。
彭 晶
2018年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