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作

生产劳作

希望的田野,

美丽的田园,

质朴的身影谱写了一曲曲劳动赞歌、丰收之歌。

2010年7月,四川甘孜田园劳作中的藏族同胞在交流。徐鹏摄

2014年7月,藏区群众在沃土上耕种。朱连芹摄

上图:2019年3月23日,山东荣成,收获海带的工人像欢乐的舞者一般。荣成海带的生产总量居全国首位,每年3月至7月是海带收获的季节。高军波摄/ 下图:2016年7月19日,山东荣成烟墩角近海及滩涂收捞海带的工人师傅。房玉峰摄

左上图:2015年8月,广东阳江的一个小渔村蓝袍湾,人们采用古老的拖地网方式捕鱼。黄景文摄/右上图:2017年7月11日,福建长乐海边的渔民收工后,迎着晨曦回家。郭江涛摄/ 下图:2019年6月3日,山东费县南部山区小麦丰收,农民们日夜不停地抓紧抢收,直到清晨仍然有不少农民在排队等待脱粒。陆启辉摄

左上图:2016年9月5日,安徽南陵张家山农村的留守老夫妻。戴俭峰摄/右上图:2019年6月12日,吉林白城的栽葱女工。她们通常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王绍利摄/下图:2015年6月9日,山东胶州村庄附近的公路上打晒小麦的农村妇女。王玉明摄

上图:2016年6月6日,麦收季节,山东枣庄的乡村深夜,仍一派忙碌景象。洪晓东摄/ 左下图:2018年9月1日,山西万荣山区的修路工人。闫士奇摄/右下图:2019年2月26日,福建霞浦的渔民在大浪中拖回捕捞鳗苗的锚、网、绳。张康忠摄

2014年6月23日,浙江龙游一家农庄几十亩的西红柿丰收了。陈志宏摄

2017年2月13日,辽宁绥中吕贡港农家女在织网现场分发工资。魏桂琴摄

上图:2017年7月17日,西藏然乌藏村村民家购买了农机设备。张力可摄/下图:2018年10月20日,四川稻城白塔公园外卖藏族工艺品的妇女。邵小峰摄

2015年,河北馆陶沿村麦收现场。郭永清摄

2015年9月20日,新疆新和的棉花丰收了。柯建俊摄

上图:2016年7月17日,甘肃平凉农田里背小麦的夫妇。何鹏摄/下图:2015年6月8日,山东菏泽,面对机械化收割,曾经的割麦能手感叹:我这把老镰刀该下岗了。马星魁摄

2018年6月2日,河南嵩县阎庄镇窑湾村的一处打麦场上,脱粒机一字排开正在作业。肖社会摄

上图:2018年9月16日,浙江宁波象山渔港,禁渔期结束,渔船纷纷冲向大海。陈蓉摄/左下图:2017年10月23日,浙江龙泉周岱村种植高山蔬菜的村民忙着晒秋。蓝美珠摄/右下图:2012年6月12日,新疆伊犁的牧民在给羊毛称重。李新旺摄

上图:2017年10月25,江苏垛田镇刁姚村,菜农父子在采摘香葱。董维安摄/左下图:2018年,湖南武冈的机械化收割。刘和英摄/右下图:2014年7月28日,浙江嵊州采收茶叶的夫妻。朱丽亚摄

2018年2月7日,山东威海张村镇“胶东大集”。吕涛摄

2017年4月22日,甘肃庆城县北欧风情园的劳作者。俄胜平摄

左上图:2017年4月23日,春耕时节的憧憬。安然摄/右上图:2018年1月8日,海口市郊的一片菜地里,正忙于抢收蔬菜的祖孙俩。张茂摄/下图:2017年10月2日,贵州黔东南侗族同胞吹奏芦笙庆丰收,运送谷物回村寨。李隆德摄

上图:2016年11月,湖南岳阳的蔬菜种植基地。曾锦文摄/左下图:2019年6月14日,广东揭阳,农民在翻耕农田,成群的白鹭在农田里觅食。林跃生摄/右下图:2017年7月15日,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的莲藕丰收了。郑君文摄

2018年3月24日,甘肃民勤腾格里沙漠,治沙人在压好的草方格里种植沙生植物幷浇灌。刘怀裕摄

2017年5月21日,西藏日喀则地区,刚刚播种完的藏族同胞在地头休息,一家人喝着甜美的青稞酒。杨旺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