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路上

当兵路上

回首三十年,

如诗如画如春梦;

回首三十年,

有苦有甜有悲伤!

三十年前的今天,

涟水五百好儿郎,

胸怀一腔热血,

立志保家卫国,

意气风发,

穿上绿色军装。

送行的父老乡亲,

迎着寒风,

淋着细雨,

含着热泪拥挤在盐河两岸,

北门闸上。

登上轮船的我们,

站在甲板上不停地挥手,

踮脚相望。

马达隆隆,

汽笛鸣响,

满载新兵的轮船开始启航。

再见吧,

同窗好友;

再见吧,

兄弟姐妹;

再见吧,

茹苦含辛的老爹老娘!

故乡,再见吧;

再见吧,故乡!

船舱里,

和蔼可亲的接兵排长,

指挥着我们把《红星照我去战斗》反复高唱: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歌声飞出窗外,

飞向两岸,

久久在原野回荡。

船在邳县码头靠岸,

已是漆黑的夜晚,

没有星星和月亮,

只有几盏路灯,

闪烁着微弱的亮光。

连长一声令下,

我们背起被包,

提着行囊,

跟随长长的队伍,

你挤我撞地集合在火车站台上。

无知的我们,

来到这陌生的地方,

站在寒风中,

一会儿交头接耳,

一会儿东张西望。

要坐火车啦!

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不知火车究竟多高多大,

不知火车长得什么模样,

个个都在好奇的猜想。

轰鸣声由远而近,

大灯光由弱到强。

好家伙!

你的豪气竟然如此之壮,

你的身躯竟有几里路长。

打破了漆黑宁静的夜晚,

带来了光明而无限欢畅。

天亮了,

看到一些擦肩而过的列车

与我们乘坐的大不一样。

人家坐的是,

绿色车厢,

有靠背椅,

有玻璃门窗,

听说还有乘务员和列车长,

广播里还播放着《打虎上山》杨子荣的唱腔。

我们坐的是,

用来装载货物,

铁锈斑斑的闷罐车厢。

铺着芦席,

解开背囊,

分班排序,

大个子打头,

小个子收尾,

一字平躺;

四壁空空荡荡,

有几个透气的小窗口——四四方方;

一扇近两米宽的大门,

夜间关闭,

白天大敞;

一根比酒盅还粗的麻绳,

横拦在大门中间,

多功能,

抓住它用于方便和观光。

过徐州,

这里是有着深厚汉文化底蕴的城市,

也是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经南京,

这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

曾经是帝王和总统住过的地方,

还有那“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跨杭州,

这里山水秀丽,人杰地灵,

是赏西湖月色,

观钱塘秋潮的人间天堂;

大铁桥横跨钱塘江上,

它曾是蔡永祥奋不顾身排除敌人破坏,

确保火车安全通过而英勇献身的地方。

到江西,

这里有红色的山,

红色的岗,

红色的土地,

红色的房;

是诞生了红军,

组建了红色政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