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

三、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

众所周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抛开“青年马克思”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意识形态维度不谈,回顾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思想历程,要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青年黑格尔派。关于青年黑格尔派,如果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的读者,可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便对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年学生来说,头脑中的青年黑格尔派,也一定会像恩格斯手绘的漫画那样:一群乱七八糟的人,在一个乌烟瘴气的房间里,拍桌子打板凳,鸡飞狗跳。换句文绉绉的话说,在马克思青年时代的理论探索中,一群被命名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仅举几个代表性的例子,有大卫·施特劳斯、奥古斯特·冯·切什考夫斯基、布鲁诺·鲍威尔、阿诺德·卢格、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莫泽斯·赫斯、麦克斯·施蒂纳,当然还有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恩格斯讽刺画《卢格在柏林“自由人”中间》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一并进行了批判和清算。但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在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艰苦的理论拉锯。在本章中,我们将以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求学和研究为经,以特定阶段马克思关注的理论问题为纬,大致描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关联,从哲学观念的角度说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想背景和理论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