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学特征

第二节 美学特征

美是一种意识的思维表现,是基于某一特殊时刻的自然萌发。“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侘寂”描绘的是残缺之美,是尽力将残缺器物涅槃重生之精神,自然体现出来。金缮正是基于此理念的转化,以一种“非自由的自由”态度对现状的坦然接受,从而产生“质”“素”的“侘寂之美”。

从视觉角度看,残缺的空间是有限制的,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修复师不是被动地被“残缺”所限制,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激发创作自由,在最大限度下迸发出具有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这样一种“无常之美”不是掩盖残缺,而是要把残缺美自然表现。

哲学角度来看,在“残缺”的修复中仍保存一定的个性发挥空间,器物的多样性与工艺技法的统一性,使其具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哲学“抱法处势”“万法归一”的神韵之美。

从传承发展角度来看,当前物质文化高度繁荣的形势之下,朴素的“惜物”“缮物”的理念回归生活,重现传统的“漆髹技艺”,使其与时俱进,成为新兴的、充满活力的艺术表现方式。

器物不经意的裂痕,在缮物师的取舍下,巧妙髹饰形成一道“瞬间”的灵魂沁入器物之中,还原其本色。既有缮物师与器物的交流,更有器物诞生之时与自然的契合。修复过程体现的更是缮物师对“残缺”的不舍,对“重生”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