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即无忧

无爱即无忧

至今,他仍记了说话时的表情。他每每注视家中的那一副青花瓷字的对联,就会怀念那个知姓而不知名的老板。

是一副对联,青花瓷字,镶在两片大板上,字体属草书,约是清朝中叶烧制的,显得很突出。问价钱,不便宜,心忖以后看着办。半年后,迁新居,又路过那家艺品店,青花瓷字对联仍置于店中壁边,他再问一次价钱,同样的老板,不同的数目。还是觉得贵了些,摸摸看,很久才下定决心离开。接下来三个月都没有闲暇,一直到休年假,整理家具时回忆起那一副对联,他特地到艺品店去。他一眼瞧及,老地方,对联稍惹尘埃,一边拭一边问价钱,老板微笑地说出,他听了非常讶异,顺口又问:"怎么比第一次开的价少一半?""你中意就拿去,不满意可以拿回来。"老板年纪大,缺几颗牙,讲话却不漏风。

他把对联带回家,挂在客厅的壁面,分成左右,中间是大陆画家王鹏飞的达摩祖师画像,右联"有忍乃有济",左联"无爱即无忧。"他喜欢,远看近看都庄重,同时以它自惕。这样,他与艺品训老板熟稔,见面谈这谈那,有的时候老板孝他鉴赏玉佩、侗器、木雕,有的时候随兴聊天。整一年,他没买什么,老板也从没暗示要卖什么。有一次,他说:"古董业有行无市,胡乱开价,不大好吧?"老板说:"没错,物价买卖总是如此,有人爱就有人抬——告诉你,那一副对联原价比卖给你的多一倍,为什么?"他摇头,老板点头:"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多半在赌博或玩股票,根本没有心情到这个小店坐一坐谈一谈。你,看得出来不会跟着流行起来——七十八岁了,我见过很多人。那一地联很好,清朝青托瓷的字,很特别——你在教书吗?"

艺品店老板第一次问他的职业,他以前从没提到这方面的事。他告诉老板,他在报社工作。

艺品店老板把话题拉回到对联:对联很好,有的商人看准了顾客的心理——一般人都有爱即有忧。在这个爱情都买得到的时代,何况物件,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有行无市正是这样起因的……他插话道,问老板为什么便宜卖给他对联,像他那样一点也不特别的平凡的一个人。"就是了,我也是平凡人。问题是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了不起的人,平凡人反而少见呢,老板哈一声。

他一时无语,喝茶。老板取换茶叶,茶壶空着,眼生,以前没见过;他顺手拿来看,吃了一惊,茶壶是150年前制得的。老板将一捧茶叶放进茶壶,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出来啦了——论茶壶。真货贵,假货多,让那些有钱人吃去吧,说不定过几天就卖出去了,你可以多看几眼,不必问价钱。"多看了几眼,茶壶确实完美,我没问价钱。

老板倒水入壶:"我说呢,你做个参考吧,玩古董跟做人一样。记得,无忍则无济,有爱即有忧,这是倒壶思考,不是大哲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