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近现代服饰

十、近现代服饰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衣冠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子的西装、学生装与长袍马褂并存,中山装成为此时最具代表性的男子服饰,见图2-53。

图2-53 近代男子服饰

民国时期,不仅废除了女性的缠足陋习,而且提倡大胆展示服饰的自然美,女学生的“蓝布褂”成为与旗袍并存的样式。烦琐的旗袍彻底摆脱老式样,朝收腰、高开衩方向发展(图2-54)。女性服装样式开始多样化、个性化,出现了正式女裤、女式制服、运动服、工作服等。

图2-54 旗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前被视为身份、地位象征的西装革履和刺绣旗袍被中山装和列宁服所取代。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图2-55所示的列宁装除具有美化功能之外,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的作用,具有极强烈的苏式色彩和革命性。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最受欢迎,其具有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成为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改为“连衣裙”,见图2-56。

图2-55 列宁装

图2-56 连衣裙

改革开放以后,服饰产业逐渐复苏,呈现出蓬勃的生机,西方流行的一些服装款式大量涌入国门,如健美裤、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蛤蟆镜等。到了90年代以后,国外的服饰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服饰,各种品牌风格的服饰不断冲击国人的视野并为国人推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