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文选译》简介
《韩愈诗文选译》这本书是由创作的,《韩愈诗文选译》共有43章节
1
导读
韩愈这位唐代的大文学家兼政治思想家,在身后多年交好运,到近半个世纪之前才开始倒起霉来。交好运主要是靠他在古文上的成就,宋以来要学做古文的人谁不用他的谥号尊称他一...
2
文
...
3
原道(二首选其二)
“原”是推原。除了这篇《原道》外韩愈还写有《原性》、《原毁》、《原人》、《原鬼》,大概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不过确切年代已无从考查了,这里姑且按照《昌黎先生文集...
4
原毁
这里的毁是谤毁,原毁,就是推原统治阶级成员为什么老是喜欢谤毁别人。文章先把“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作对比,指出古今统治阶级成员在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上有截然不同...
5
杂说四
韩愈的集子里有四篇《杂说》,最有名、最为后世所传诵的就是这讲伯乐和千里马的第四篇。有人推测,德宗贞元十一年(795)韩愈二十八岁时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提拔进用...
6
画记
这是德宗贞元十一年(795)韩愈二十八岁时从京城长安回到老家河阳后所作。在上一年他得到了一卷人物小画的摹本,这时遇到姓赵的原临摹者,就把画卷割爱送还给人家,自己...
7
圬者王承福传
① 在封建社会里,传记通常是给统治阶级成员写的。韩愈能够打破成规,主动给一位从事体力劳动的工匠王承福写传记,这就很不容易。工匠不像统治阶级成员有所谓丰功伟绩可写...
8
送李愿归盘谷序
① 魏晋南北朝人在名胜地方宴会时往往作诗,把大家做的诗抄在一起,前面要写篇序。到了唐代,送别朋友举行宴会时更喜欢做诗写序。再发展下去,又有并不做诗、先写篇序来送...
9
送孟东野序
① 和上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不同,这已是和诗篇无关的赠序。孟郊比韩愈年长十七岁,是韩愈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在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贞元十...
10
师说
这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文。所谓“师”,就是以人家为师、向人家学习的意思。《师说》就是讲为什么要以人家为师、向人家学习的论说文。文章从正面提出了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
11
送董邵南序
① 这是一篇和诗篇无关的赠序,写来送给即将远去河北地区谋求官职的董邵南。河北地区在唐初已有少数民族契丹和奚入居,使汉族居民也受其影响,多擅长战斗,而文化水平显著...
12
赠崔复州序
① 这也是一篇和诗篇无关的赠序,写来送给到复州去做刺史的崔某。唐初地方政权本只有州、县两级,州直属中央管辖,复州又是所谓上州,州的长官刺史是从三品的职事官,比正...
13
祭十二郎文
① 祭文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体裁,用来悼念逝世的亲属、朋友、同事、上级等人。一般多用四字句并押韵,也有仿照《楚辞》用更长一些的句子的,内容除歌颂逝者生前的功业道德...
14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
① 状,是当时的一种公文,用来报告政情民情。这是德宗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三十六岁时所写的一个状。当时韩愈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虽只是正八品上阶的低级官员,却有...
15
张中丞传后叙
① 这是韩愈在宪宗元和二年(807)四月读了李翰写的《张巡传》后,在传后写的后叙②,这年韩愈正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子博士。这所谓后叙,也可写作后序,也可叫做跋...
16
讳辩
我国早在先秦时就有避讳的习惯,无论在口头上在文字上对君主和尊长的大名都得回避,不得已时也要用其他的字来代替。这到唐代就要求更严,如《唐律》里就规定官府的名称和本...
17
毛颖传
这是篇用史书列传体裁写成的小说。所谓毛颖,就是笔,我国很早就用毛笔写字,当时通常用兔子的毛做笔头,笔头要做成圆锥形,有锋颖,所以让它姓毛名颖,文章写毛颖的出身经...
18
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公启
① 启,是古代的一种官文书,用书信的形式向上司陈述政事。由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最讲究上下尊卑之分,这种启本来就不容易写好,更不用说需要在启里和上司争辩什么了。韩...
19
答刘正夫书
① 书,就是书信。古人的书信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内容很简单,三言两语,把该向收信人说的事情说清楚就可以;再一种则长篇巨制,通过书信向收信人讲道理、发议论或抒写感...
20
贞曜先生墓志铭
墓志起源于西晋时候,在坟墓里埋进一块石板,刻上死者的姓名、籍贯、官职以及父母妻子之类,以免时过境迁后子孙迷失先人坟墓之所在。后来石板定型为正方,上面的文字也写得...
21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这是同在宪宗元和九年(814)韩愈四十七岁时撰写的另一篇墓志铭,志的是号称“天下奇男子”的王适。王适此人的特点是“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考科举而要另闯一条...
22
蓝田县丞厅壁记
① 唐代的官员有这样一种习惯,在他们办公的官厅墙壁上题写他们的姓名,这样一任任题上去,题得多了还要请会做文章的写上一篇厅壁记。这种厅壁记可以发议论,寄感慨,往往...
23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
① 我国古代统治阶级中有服食金石丹药的事情,认为金石等矿物既坚固不易损坏,人吃了金石烧炼的丹药也就会变得像金石那样长生不老。这种事情早在秦汉时代就有了,魏晋时更...
24
论佛骨表
表,是古代臣下上呈皇帝的一种奏章。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五十二岁所上的《论佛骨表》,在历代数以万计的表中算是有光辉有影响的大文章。所谓佛骨,是藏贮在凤...
25
柳子厚墓志铭
① 这是元和十五年(820)七月韩愈五十三岁在袁州刺史任上给好友柳宗元写的墓志铭,是韩愈晚年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作。这倒并非因为它是一位古文运动倡导者给另一位古文...
26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① 这是韩愈给樊宗师写的墓志铭。樊宗师是当时古文运动中的一员健将,和韩愈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因此这篇墓志一上来就讲樊宗师的著作和他在文章上的成就。当然,樊宗师的...
27
诗
...
28
山石
这是七言古诗。题目《山石》,只是取全诗开头两个字,前人古诗制题往往如此,其实并非咏山石,而是写他投宿山寺、天明后离去的见闻。是游山呢,还是路经山寺,诗里没有交代...
29
宿龙宫滩
韩愈被贬逐任阳山令后,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顺宗即位,二月大赦天下,到七八月间三十八岁的韩愈离开阳山到较为富庶的江陵府任法曹司法参军事。当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
30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① 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宪宗即位,五日改元永贞,又一次大赦天下。当时韩愈离开阳山北上经过郴州②,赦书已经到达③,可对韩愈等人并没有进一步宽免让他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