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籍
韩愈写过不少长篇五言古诗,但往往喜用生僻字,叫人不易通读。这首《赠张籍》,是因为好友张籍教他的儿子韩昶读《诗经》,教得很得法,一天能通读一卷,于是韩愈很高兴地写来赠送给张籍以表感谢。诗里的生僻字虽仍有一些,却还可以读得下去,而且诗中所流露的爱子之情和望子成龙之心也十分真切,并无丝毫虚伪做作之处,比后来某些所谓诗人之好打官腔摆架子者自有雅俗之别。这位韩昶是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出生的,据他晚年给自己所写的墓志,他向张籍学《诗经》是在十几岁时,加之这首诗最后有“便可耕灞浐”的话,说明写诗时韩愈应在长安,应是宪宗元和六年(811)韩愈任兵部职方员外郎时所作,当时韩愈四十四岁。

吾老著读书①,余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②。君来好呼出,踉
越门限③。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④。昨因有缘事⑤,上马插手版⑥。留君住厅食,使立侍盘盏⑦。薄暮归见君,迎我笑而莞⑧。指渠相贺言,此是万金产⑨。吾爱其风骨
,粹美无可拣
。试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丳
。开袪露毫末
,自得高蹇
。我身蹈丘轲,爵位不早绾
。固宜长有人,文章绍编刬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
。召令吐所记
,解摘了瑟
。顾视窗壁间,亲戚竞觇
。喜气排寒冬,逼耳鸣
睆
。如今更谁恨,便可耕灞浐
。

① 著:专心致志的意思。 ② 简:简略,简慢,照顾不周。 ③ 踉
(liànɡ qiànɡ):也作“踉跄”,走路不稳、跌跌冲冲的样子。门限:门槛,旧式的门在门底下要安一条木档子,叫门槛、门限。 ④ 赧(nǎn):害羞而脸红。 ⑤ 缘:因。 ⑥ 手版:也叫“笏”(hù),用象牙或玉、竹、木等制成,上朝时得拿上,上面可以记事,以免奏对时遗忘。 ⑦ 盏(zhǎn):浅而小的杯子,这里指酒杯。 ⑧ 莞(wǎn):莞尔,微笑貌。 ⑨ 产:妇女生孩子叫“产”,这里是名词,作“孩子”讲。
风骨:风度品格。
无可拣:拣是挑拣,无可拣,是说挑不出毛病。
肉贯丳(chǎn):丳是插上肉在火上烤的签子,肉贯丳,是很快就熟透的意思。
袪(qū):衣襟。
蹇
(jiǎn chǎn):即“蹇产”,诘屈,曲折。
绾(wǎn):系住绳状的东西叫“绾”,古代授与封爵官职时都得给印章,印章上端穿根丝带叫“绶”以便佩挂,得到封爵、官职就系住了印绶,所以受封做官可以叫“绾”。
刬(chǎn):削。
恍(huǎnɡ)若乘朽栈:恍是仿佛,栈是车子,仿佛登上了朽坏的车子,是表示惶恐不敢承当的意思。
吐:讲出来。
解摘:解答提问。瑟
(xiàn):宽心、放心。
亲戚:这里指家里的人,如夫人之类。觇(chān):窥看。
(mǎn):注视。
睆(xiàn huǎn):《诗·邶风·凯风》有“
睆黄鸟,载其好音”的话,
睆就是美好的声音。
灞浐:灞河和浐河,都在长安城东,灞浐之间当时号称“三辅胜地”。
翻译
我年纪大了时间多半放在书本上,
余外的事情再没去多用心眼。
有个孩子虽也很爱怜,
可教导训诲难免太疏简。
君来到我把他叫出来,
他跌跌冲冲地跨越过门限。
我怕他什么也不懂,
看到生人只会先红脸。
昨天因为我有点公事,
跨上马插好手版得去办理。
把君留下来在客厅上吃便饭,
叫他侍立在旁边敬奉盘盏。
天将晚我回家来见君,
君迎上前来微笑莞尔。
指着他恭喜我说,
这可是万金之产。
说爱他风度品格,
好得没有毛病可挑拣。
试把《诗》义给他讲解,
一会就熟透像烤肉上了丳。
像才打开衣襟露出点东西,
就已经既高大又诘屈不平凡。
我一心追踪孔丘与孟轲,
封爵官位都没能及早掌绾。
自应后继有人,
将来好把我的文章来编削。
感荷你君子的恩德,
使我惶恐得好似登上了朽栈。
把他叫来讲讲所学的东西,
他解答提问都可使我心宽。
回头看到窗子那边,
家里的人都争着在窥看。
一堂喜气连冬天的寒气都被冲散,
满耳喜悦之声像黄鸟
睆。
如今我还有什么不满足,
可以放心地买些田地终老在灞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