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本治方

虚劳本治方

归养心脾汤 治梦遗滑精。

人参 黄芪 白术 芡实 北五味 甘草 熟地 枣仁 茯神 山药 当归身

参固气,气固则精有摄而不遗;生地滋阴,阴滋则火有制而不浮越;当归养血;芡实固肾;茯神、枣仁安神宁志;芪、术、药、草补气调中。气旺,神昌,则精固而病自愈。遗甚,加萸肉、莲须;思虑过度,加莲肉;不禁,加石莲、金樱膏;足痿,加牛膝、杜仲、龟板胶。

归养心肾丸

生地 熟地 黄芪 白术 山药 芡实 茯神 枣仁 归身 萸肉 五味 甘草

炼蜜丸。空心白汤送下三钱。

二地滋阴,当归养血,茯神、枣仁补心,芪、术、药、草调气补中,五味、芡实固精滋肾。气虚,加人参;久遗,加杞子、金樱;漏滑,加莲须、芡实;心火盛,加石莲;寒精自出,加苁蓉、鹿茸、沙苑、兔丝;泄泻,加泽泻、莲肉;腰膝软弱,艰于步履,加牛膝、杜仲、龟鹿胶。

养心固本丸

元武胶(红曲炒珠) 鹿角胶(红曲炒珠) 萸肉 杞子 人参 黄芪 石莲肉 白术 甘草 枣仁 地黄 淮牛膝

石莲肉将肉桂一钱同煮一日,去肉桂,用炼蜜丸。收功固本药也。

养心固肾丸 治漏精。

生地 当归 茯神 山药 芡实 萸肉 陈皮 甘草 五味 石莲肉

河水煎,空心服。

桑螺[1]蛸散 治遗精漏不止。

桑螵蛸一味,焙为末。酒浆调服一钱,三四服即止。

补元汤 治肾痹。

生地 杞子 黄芪 白术 杜仲 牛膝 山药 茯苓 当归 甘草

不拘时服。

清热养荣汤 治虚劳内热骨蒸。

柴胡 丹皮 地骨皮 生地 当归 白芍 元参 茯苓 麦冬肉 生甘草

灯芯三十寸,河水煎服。

加味固本胶

生地 熟地 桔梗 茯苓 天冬肉 元参 川贝 百合 阿胶 紫菀 麦冬肉 甘草

白蜜二斤,收胶。

集灵胶

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 元参 桔梗 甘草

白蜜五斤,收胶。

清金养荣丸

生地 麦冬肉 花粉 川贝 元参 白芍 茯苓 地骨皮 丹皮 甘草

内生地,将薄荷汤煮烂,捣胶,同蜜为丸。

清金甘桔汤 治干咳嗽。

桔梗 川贝 麦冬肉 花粉 生地 元参 白芍 丹皮 粉甘草 灯芯

河水煎。

清金百部汤 治虚劳久嗽。

桔梗 元参 川贝 百部 生地 麦冬 丹皮 白芍 生甘草 地骨皮 灯芯

喘急,加白前、海粉、竹茹;如痰吐稠粘,脾肺火盛,加清金散、竹茹、花粉。

清金加减百合固金汤

百合 桔梗 川贝 桑皮 杏仁 花粉 麦冬 茯苓 陈皮 生甘草

大圣药

春,加佛耳草,即面兼头,立夏日采取为饼;夏,加苎麻根;秋,加金沸草;冬,加款冬花。发热,加柴胡、前胡;咽痛,元参、射干;素有血症,生地、丹皮。

固金养荣汤

桔梗 桑皮 川贝 茯苓 百合 杏仁 陈皮 甘草

生地四两,荷叶汤煮烂捣膏,为蜜丸。此方与百合固金汤,为治血虚痰火主药。

清金甘桔汤 治咳嗽痰中带血丝血珠。

桔梗 生地 白芍 丹皮 麦冬 元参 川贝 茯苓 阿胶 甘草

此方加紫菀、犀角,名胶菀清金汤,治咳嗽痰中夹血;为丸,治咳嗽痰中夹血珠、血丝、血片;去生地、桔梗,加地骨皮、百部,名胶菀犀角汤,治劳嗽吐血。

加味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 赤芍 丹皮 蒲黄

灯芯三十寸,荷叶一大张,煎汤代水。

琼玉胶

生地 茯苓 人参各等分

蜜收。

固本肾气 治阳虚。

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当归 生地 炙草 枣仁 煨姜 鹿角胶

还元丹 亦治阳虚。

远志 杜仲 牛膝 补骨脂 山药 茯神 锁阳 五味 杞子 山萸肉 熟地 菖蒲

炼蜜为丸。淡盐汤下。

獭爪丸 治传尸劳。

獭爪(醋炙为末) 獭肝(阴干) 败龟板 银胡 百部 沙参 生地 桔梗 地骨皮 丹皮 麦冬 甘草

共为末。每以五分或至七分,投入煎剂,或丸或胶加入,潜使服,勿令病者知觉。

百部清金汤 [2]传尸劳。

百部 骨皮 人参 麦冬 桔梗 生地 丹皮 芍药 茯苓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