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研指南
附录
1.法学院校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
1.对于人购房团的看法,体现了经济法的哪些内容?经济法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规范?(2009年)
2.结合1月1日施行的增值税条例,谈商品税的主要变革及得失。(2009年)
3.结合各国的金融危机政策,谈财政法体系和财政法的原则。(2009年)
4.竞争法的体系和竞争法学体系。(2009年)
5.银行分业经营规则。(2009年)
6.反垄断法中“有正当理由,低于成本价销售”,应当如何理解?(2009年)
7.论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税法制度。(2012年)
8.预算编制有哪些原则。(2012年)
9.论述价格歧视现象。(2012年)
10.论述商业银行为储户保密的义务。(2012年)
中国人民大学
1.简述垄断协议的概念及其主要种类。(2009年)
2.简述政府采购制度的作用。(2009年)
3.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2009年)
4.简述纳税人的权利。(2009年)
5.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商业贿赂的规定。(2009年)
6.运用经济法的理念评析并思考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
7.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2009年)
8.反垄断法的性质和地位。(2011年)
9.经营者的义务。(2011年)
10.经济法理念在立法中的作用。(2011年)
11.财政法在调节地区、城乡、贫富差距中的作用和完善。(2011年)
12.经营者集中审查时应考虑的因素。(2012年)
13.名词解释:反倾销、预算、内幕交易、互补指导价。(2012年)
14.名词解释:再贴现、营业税、质量认证。(2013年)
15.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2013年)
华东政法大学
1.试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以及其基本的要求。(2008年)
2.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2008年)
3.根据国内外的反垄断法,通过我国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结合个案分析反垄断与科技创新的关系。(2008年)
4.试述中介组织的概念和地位。(2009年)
5.试述如何界定相关产品市场。(2009年)
6.试述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2009年)
7.试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在应对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的作用。(2009年)
8.根据2008年10月28日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试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身份和职责变化。(2009年)
9.比较混淆行为与虚假宣传、政府采购与国家预算、外商投资管制与外汇管制。(2013年)
10.论述市场监管原则。(2013年)
11.简述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主体。(2013年)
12.论述经济法体系。(2013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请举出具体的规范论经济法效益的整体性。(2007年)
2.试分析我国反垄断法是否应将行政垄断纳入其控制范
围。(2007年)
3.以经济法为视角,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
非权力行为。(2008年)
4.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例,论市场规制法责任。(2008年)
5.以法经济学为视角,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2008年)
6.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2008年)
7.论经济法的适度干预原则。(2009年)
8.以法经济学为视角,论惩罚性赔偿制度。(2009年)
9.论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经营者集中规定。(2009年)
10.论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2009年)
吉林大学
1.评析“经济法属于第三法域”。(2012年)
2.竞争法的地位与作用。(2012年)
3.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宗旨与原则。(2012年)
4.预算与税收法律制度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2012年)
5.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2013年)
6.经济法实施的法治意义及实现途径。(2013年)
7.商业秘密的特征与侵害方式。(2013年)
8.药品广告的确特殊广告规则。(2013年)
9.对滥用市场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则。(2013年)
10.《消法》修订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2013年)
11.十八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次分配更注重公平”,运用经济法原理对此分析。(2013年)
2.考研指南
经济法学内容庞杂,无论作为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来考查,均会给考生的复习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从总体上来说,作为公共课考查时应当重视经济法各子部门法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课考查时考生则应当在牢固掌握经济法各子部门法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经济法基础理论,能够灵活地运用经济法基础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法问题、制度乃至案例。当然,具体的准备方法因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我们仅就普遍性的准备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第一,熟悉经济法法规。经济法法规是对现行经济法制度最真实的写照。
第二,分析考题。历年考题是考试趋势、重点的最真实写照,因而分析历年考题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当将历年考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书中标注出来,通过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重点的章节。其次,分析考题中所透露出来的命题人的意图。
第三,收集阅读论文著作。在了解了最基本的制度层面的现行经济法规定及考题的特点后,应当对在经济法领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论文著作进行搜集和阅读。虽然应当优先阅读所考院校的指定书目,但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多阅读一些经典论文及著作,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界的学术讨论,更有助于养成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对于应对考题中的论述题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四,掌握重点,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已经讲过考试重点的把握需要通过分析历年试题来实现,在了解了考试重点的基础上,考生应当大胆地预测考题。
第五,答题要领。要答好经济法考研试题中较大分值的论述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认真审题。2.明确答题思路,列出提纲。3.答题内容完整,有始有终。4.遇到难题或偏题要多从法学基本理论和经济法基础理论的角度进行思考。
第六,近年来经济法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应当多多关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焦点问题,这往往是经济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也同样可能成为考试的热点。以吉林大学2013年考研为例,最后三道论述题均为前沿问题,分值占全卷比重的2/3,值得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