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简介
《战国史》这本书是由杨宽著创作的,《战国史》共有95章节
1
出版说明
杨宽(1914—2005),字宽正,上海青浦人。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等。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
2
前言
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 二千二百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且这种变革...
3
目录
...
4
第一章 绪论
...
5
一 战国史的重要性
中国上古历史有所谓“三代”,就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夏朝是古史传说中第一个开始实行君主世袭统治的朝代。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族在东方兴起,商的首领汤打败了夏王...
6
二 战国史料的整理和考订
战国主要史料的特点 我们要进行战国史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加以克服。因为现存的战国时代的史料,残缺分散,年代紊乱,真伪混杂。既不像春秋时代的历史有一部完...
7
第二章 春秋战国间农业生产的发展
...
8
一 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春秋战国之交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这是由于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着突出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所以能够突出进步,是由于冶铁技术的两个重大发明,就是铸铁(即生铁)...
9
二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间,各国已很注意水利的兴修,或者沿河建筑堤防,或者开凿运河。运河的开凿,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但便利交通,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各国政府继承过去政权...
10
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 这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五六种至九种,有“五谷”、“六谷”、“九谷”等称谓(“五谷”见《论语·微子篇》、《孟子》的《滕文公篇》、《告子篇》、《吕...
11
四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荒地的开垦 春秋战国间,铁工具的使用,对于荒野的开垦起了巨大的作用。 古时荒芜的土地很多。在西周东周之交,郑国迁到今郑州附近时,是“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的。当...
12
五 农本理论的产生、管理农业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科学的兴起
农本理论的产生 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成为各国君主政权立国的基础,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成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相应地,政治家和思想家就提出了以农为“本业”的主张...
13
第三章 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14
一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间,主要手工业如冶金、木工、漆工、陶工、皮革工、煮盐、纺织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 冶金手工业主要的是冶铁手工业和青铜手工业。这时青铜手...
15
二 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有和小农业相结合的家内手工业,有单独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各国政府的官营手工业,也有民营的某些大手工业。 与小农结合的家内手工业普遍存在 这时有...
16
三 商业的发展和富商大贾的出现
春秋战国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商品经济的比重就一天天加大。这是早期封建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商品经济,在整个经济当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四...
17
四 城市的兴起及其发展
人口的增加 在春秋中期以前,各国人口是比较稀少的,没有开垦的荒地还是很多,甚至在中原地区宋、郑两国之间还有“隙地”。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
18
五 铸造货币的广泛流通和高利贷的横行
铜币的四种形式 春秋后期,已有铜铸货币的出现。公元前五二四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曾铸“大钱”。在这以前早已有钱,而且有两种不同币值,或者“母权子而行”,或者“子权...
19
六 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商业政策的讲究
计然的贸易理论和商业政策 随着这时商品交换的发展、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富商大贾的出现,就有人适应时代需要,总结经商的经验,发展成为贸易致富的理论,并创立有关商业政策...
20
第四章 春秋战国间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
21
一 农田制度的变革
“国”“野”对立的制度和井田制度 西周、春秋间,天子的王畿和诸侯的封国,都有“国”和“野”对立的制度(或称乡遂制度)。国是指都城及其周围地区,都城里主要住的是各...
22
二 各国政权的改组和改革
鲁的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 春秋后期各国有些卿大夫在变革田亩制度的同时,尽力夺取国家的政权。例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都积极发展小农经济,招揽人才,争...
23
三 社会结构的变化
自耕小农的普遍存在 上面已经讲到,由于井田制的瓦解,所分配的“份地”(私田)私有化,原来的“国人”和“庶人”所耕“份地”先后私有化,都成为耕种百亩的自耕小农。再...
24
第五章 战国前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
从春秋后期开始,晋、齐等国的卿大夫为了谋求在相互兼并中取得胜利,纷纷讲究经济和政治上的改革,这是个带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改革潮流。春秋末年晋国六卿分别进行了田亩制度...
25
一 魏国李悝的变法
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 魏国在公元前四四五年魏文侯即位后,已建成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设置了可以任免的相、将等官职来统领百官,在郡县也已设置了可以任免的守、令等官...
26
二 赵国公仲连的改革
公元前四〇三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魏、赵、韩三国列为诸侯。就在这年,赵相国公仲连进行了政治改革。这时赵烈侯爱好音乐,问相国公仲连说:他有爱的人可以“贵之”吗?公仲...
27
三 楚国吴起的变法
楚悼王起用吴起实行变法 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一度做过鲁国的将,旋即入魏,被任为西河郡守。公元前三九〇年左右,因为魏武侯...
28
四 韩国申不害的改革
韩昭侯起用申不害进行改革 战国初期,韩国曾进行过政治改革,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政治上造成了一些混乱。“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
29
五 齐国邹忌的改革
齐威王起用邹忌进行改革 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卫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 公元前三五七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就“以鼓琴见威王”...
30
六 秦国卫鞅的变法
秦孝公起用卫鞅实行变法 公元前三六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孝公继承献公的遗业,奋发图强,“下令国中求贤者”。孝公在求贤令中,说明从秦厉共公到秦出子时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