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在《水墨畲影——浙江省畲族音乐元素钢琴作品集》付梓之际,感慨颇多。
我是浙江丽水学院的音乐副教授,2011—2014年间挂职于中国畲乡景宁畲族自治县,先后担任景宁县澄照乡人民政府乡长助理和景宁县委宣传部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办公室副主任。挂职期间我曾数次深入基层畲乡村寨采风调研,进行了大量的畲族文化田野调查,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畲族民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提起畲族音乐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飘逸舒展的畲族山歌,好像在大家的记忆中畲族音乐就是特指畲族山歌,畲族山歌就代表了畲族音乐的全部,而畲族音乐在器乐演奏、音乐传承及作品等方面则显得寥寥无几。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畲族千百年来的以歌代言、以歌对话的音乐传统紧密相连。
我所挂职锻炼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历年来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畲族文化艺术成果更是精品叠出,内容题材及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呈现出了多元化、多样化、多领域的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如大型畲族歌舞剧《千年山哈》、畲族多声部声乐作品选集《天籁山哈》、畲族原生态合唱作品《山哈大歌》、畲族礼俗仪式音乐艺术研究专著《凤凰大音》等剧目、作品和文献相继面世,从多个角度展现了畲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成果的取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畲乡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更为打造“全国畲族文化总部”而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畲族文化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频繁,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已大幅提高,原来以单声部为主的原生态畲族山歌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听觉感受,人们开始寻求在保留原生态畲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尝试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和多元音色风格的出现。
2014年正值中国畲乡景宁畲族自治县建县三十周年,我又在景宁工作生活了三年有余,对景宁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故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萌发了将挂职景宁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感受到的畲族风采、美丽风景、多彩风情首次以键盘乐器钢琴组曲的形式创作并呈现于世人。同时所有钢琴作品均录制成CD附于书中,便于读者欣赏和交流。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浙江省重点学科——丽水学院民族学团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们,是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特别要感谢的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翁持更主席和浙江音乐学院(筹)作曲系主任田刚教授,感谢两位前辈在百忙中为本书著序。
还要非常感谢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先生、浙江音乐学院(筹)王家祥教授、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林康书记、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蓝伶俐县长、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潘晓泉部长、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委统战部蓝小明部长,浙江丽水学院杨建伟教授、浙江丽水学院陈乐燕教授、浙江丽水学院蓝天棉教授,他们在本书定稿前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在出版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张静星老师、陶天老师、学生吴俊毅和周俊哲为本书细心地进行图文编辑、音像编辑、谱例打印及音频录制等工作。感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廖梦莎女士和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的宋赟先生为本书钢琴作品录制CD碟片。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为我的默默付出和全力支持。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的谬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同仁见谅、斧正。
吴涤
2014年畲族“三月三”
著于中国畲乡景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