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一、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1.常量与变量

数据总是以常量或变量两种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常量:                        

   ●变量:                    。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可以用指定的名字来代表,即变量由变量的“标识符”(变量名)、变量的“内容”(值)和变量的类型(数据类型)三部分组成。变量的内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是可以变化的。变量名是内存的符号化地址,代表了内存中的值。变量的赋值遵循“新来旧去”的规则。

2.标识符

Python程序设计语言规定标识符由                   组成,并且其第一个字符必须是    ,而不能是数字。在Python中,标识符要区分字母大小写。

Python是动态语言,动态语言的变量不需要定义数据类型,其数据类型可以不固定,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其赋予的值来确定其数据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静态语言,静态语言在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类型,如果赋值的时候类型不匹配,就会报错。因此,和静态语言相比,动态语言更灵活。同样一个变量是可以重复赋值的, 而且可以被赋予不同类型的值。同时,Python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在计算机内部,可以把任何数据都看成一个“对象”,而变量就是在程序中用来指向这些数据对象的,对变量赋值就是把数据和变量关联起来。

3.Python的数据类型

不同的数据,需要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Python能够直接处理的常用数据类型有Number(数值)、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组)、Sets(集合)、Dictionary(字典)等。检测一个数据的类型使用type()函数。

(1)Number(数值)

①整型(Int):在Python中,整型有以下几种表示形式: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例如,十进制整数17,其二进制形式为0b10001,八进制形式为0o21,十六进制形式为0x11。这里涉及以下函数:

bin(x):                

oct(x):                

int(x):                

hex(x):                

②浮点型(Float):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它有两种表示形式:小数形式和指数形式。例如,123.45可以写成1.2345e2。

③复数(Complex):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组成,有两种表示形式。例如,a+bj可以写成complex(a,b)。

(2)字符串(String)

字符串是由英文状态下的    括起来的任意文本,如:"abc""123"等。

字符串元素的引用是通过下标来确定的。

顺序引用:下标从0到len(str)-1,若a="cz2024",则a[0]的值为c,a[1]的值为z……

倒序引用: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下标依序分别为-1,-2,-3,…直到-len(str),若a="cunzhao",则a[-1]的值为o,a[-2]的值为a……

字符串的多元素引用:切片。

基本格式:字符串名[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包含起始值,不包含结束值。若省略起始值,则默认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若s="1a2ds3",则a[2:5]的值为2ds,a[:3]的值为1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