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在给奶奶送阳光中传递温暖与关爱

如何在给奶奶送阳光中传递温暖与关爱(3篇)

更新时间:2025-11-07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主要围绕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给奶奶送阳光》一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关爱、分享和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其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第1篇:如何在给奶奶送阳光中传递温暖与关爱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阳光与关怀》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阳、光、送、爱、心、暖、鲜、花、鸟、声”,通过反馈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积累“阳光普照、爱意满满、温暖心田、花香四溢、鸟语呢喃”等词汇。指导书写“阳、光、暖、声”。

2. 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积累对阳光和爱的描写句子。

3. 理解“心中有阳光,便能温暖他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 能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表示情感和动作的词语进行表达。

5. 通过学习,感受小主人公的关怀与永恒的美德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理解“阳光普照、温暖心田”等词语的意思。

2. 感受从小主人公的行为中体现出的温情与关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 你们有没有特别想要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关心和爱的故事,《我给奶奶送阳光》。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题。

3. 有哪些疑问希望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答案?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熟悉字词。

1. 分段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韵味。

2. 学习重要生字。

- 第一个词组:阳光、鲜花,确保读音准确。

- 第二个词组:心田、温暖。(https://www.daowen.com)

- 第三个词组:鸟声、香气,讨论其中的意象。

3. 理解句子,归纳的重要表达。

- 提出如何用“阳光”描绘情感,让学生探讨用词的生动性。

三、深入理解课文。

1. 学习小主人公的心情。

- 问学生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温暖的时刻?分享自己沐浴在阳光中的种种感觉。

- 让学生描述,当心中有阳光时,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2. 讨论小主人公为何选择阳光作为礼物。

- 分组讨论,探索阳光和爱之间的关系。

- 读出小主人公对奶奶的思念和关心,以及背后的深意。

四、连接故事与生活。

1. 分享个人故事,曾经如何用爱和关心去温暖他人。

2. 讨论:如何把阳光带给身边的人?尝试写下自己能为爷爷奶奶做的小事,感受中华民族的孝道和情感表达。

五、检测字词及情感理解。

1. 复习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 用所学的词语造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最后总结:阳光虽然看得见,但关心与爱却在心中延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阳光更加辉煌。

通过这次学习,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关爱与阳光的另一种形式,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与人际沟通能力。

第2篇:如何在给奶奶送阳光中传递温暖与关爱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阳光的温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光、温、暖、心、送、笑、语”七个字,认读“阳、奶、紫、院、外、亲、您、泪、房”九个字,掌握新笔画“撇”。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文本中的亲情,培养对长辈的关心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1. 聚焦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2. 强调课文的有效朗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阅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 借助拼音帮助,分组读出生字,互相纠正和确认。

3. 邀请学生轮流朗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读通读顺。

4. 引导学生交流,询问对课文的理解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https://www.daowen.com)

1. 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开展小组自主学习。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

3. 集体讨论,针对文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分析,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4.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奶奶的话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三、结合实际,深化理解

1. 学生分享自己与长辈的互动故事,讨论平时如何表达对长辈的关心。

2.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阳光传递”活动,记录自己关心他人的事情,增强实践体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进行读书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通过读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二、识字与写字

1. 小组内部分享识字经验与技巧。

2. 组织全班交流有效的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字音和结构,例如“温”的拼音和书写特点。

3. 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用新学的字组句子。

4. 在书写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然后进行示范,着重强调字形的特点,确保正确书写。

5. 展评学生作业,鼓励彼此的进步和提高。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实践对长辈的关心与爱护。

第3篇:如何在给奶奶送阳光中传递温暖与关爱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陪伴奶奶的日子》教案

内容:

[教学目标]

1. 识记“陪、伴、日、子、阳、光、笑”七个生字,能够认读“奶、送、乐、庭、院、您、温、心、宝”九个字。了解新的笔画“丿”(撇)。

2. 流利朗读课文,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 通过故事的学习,感受到家庭中的温暖,明白对长辈的关爱与陪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2. 提高朗读的流利度及情感表达。

[设计理念]

1. 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感,鼓励他们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2. 积极创设“我想读、我能读、我乐读”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思维碰撞。

3. 在课堂中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字)

一、引入情感,再读课题

1. 教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生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特别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小朋友和奶奶之间的温情时刻。你们对奶奶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出示奶奶的图片)大家一起向奶奶问好吧!

2. 讨论:文文是否有特别的举动来表示对奶奶的爱呢?

(指名带读课题,并鼓励大家体会温情)(https://www.daowen.com)

二、激发思考,整体把握

1.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帮助归纳整理问题。

学生可能会问:“文文为何要陪伴奶奶?”和“文文能给奶奶带来什么?”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怎样才能让奶奶更开心呢?

3. 进行分组读书活动。强调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理解与情感,同时展示“阳光洒在院子里”的图画,帮助他们感受氛围。

4. 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特别是与文文的情感共鸣。

三、深入交流,心灵共振

1. 再次回到故事,思考文文做了什么,怎样表现出对奶奶的关心。

(展示文文奔向奶奶的插图)大家想象一下文文的心情,这样的陪伴有什么特别之处?

2. 全班齐读文文想对奶奶说的话,教师适时给予反馈与情感引导。

3. 讨论:奶奶对此形态又有怎样的感受?是否会因为文文的陪伴而感到快乐?

四、整体回顾与书写练习

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齐声朗读课文,培养语言的韵律感与情感共鸣。

2. 识写生字,重点关注“陪、伴、乐、光”。

3. 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学习正确的书写笔顺。

4. 描红练习,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美观。

5. 自由书写时间,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

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生字,同时体会到了陪伴的力量与家庭的温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