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认识知识流:概念及其含义

认识知识流:概念及其含义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减性在知识的流动过程中,从某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出并不会减少该节点所拥有的知识量。多变性知识流的方向和知识流的拓扑结构比传统的几种流动更加灵活和多变。潜力巨大知识流给整个组织或集体带来的可能的好处往往超过其他任何“流”。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与知识节点自有的知识相互作用,从而激发产生新的知识。

认识知识流:概念及其含义

2.4.1.1 定义

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综合体。对于知识流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知识流是组织子单位间技能和技术的转移;有的将知识流定义在最佳实务的转移上;有的则是将知识流定义为一段时间内所传达的技术和信息的总量。这些观点主要有:

——知识流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存储、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无阻碍的。

——知识流是指知识在社会组织、个体中的流动,它在知识的生产部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知识生产个体),社会部门和个体(包括产品生产、社会事务的管理及社会生活等部门及社会个体)之间形成一种大小循环嵌套的、可反馈的知识回路。

——知识流是知识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或是知识处理的机制。

2.4.1.2 性质

知识流是知识要素在各个节点间的流动。企业存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五流”,其中知识流是核心主流,它通过信息流支配着其他流的流向、流速和流量;知识流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结合构成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流,科研生产经营和开发活动都是以某种知识为依托而开展的;工作流是知识流的表现形式,对知识流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加速知识的流动,使适当的知识在合适的时候传递给面临解决问题的员工,从而使他们更有效地获得知识的支持,在提高业务和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整个价值创造系统的运行效率。知识流有着其特殊的性质。

(1)不减性(www.daowen.com)

在知识的流动过程中,从某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出并不会减少该节点所拥有的知识量。这是由知识的特性决定的。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只会使得学生的知识增加而不会减少老师的知识。不仅如此,教学相长,在教授、学习的过程中,甚至有可能通过提问或互相讨论增加传授者的知识。

(2)多变性

知识流的方向和知识流的拓扑结构比传统的几种流动更加灵活和多变。传统的物流等实物流动或劳务、资金等无形的流动都需要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路线进行流动,其流动必须是有规律的且可以监控和管理的。知识的流动在许多时候不容易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触发不同的知识流动,因此其流动的方向和内容都可能会非常灵活。

(3)难以规划

虽然大多数显性知识的传播可以通过讲座或其他方式由上而下地进行推动,但大多数的知识流动需要依靠知识拥有者的努力。如非正式的知识流动中,参与者可能会自发进行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可以是关于任何问题的,对此组织者和策划人员事先都难以预料或管理。

(4)潜力巨大

知识流给整个组织或集体带来的可能的好处往往超过其他任何“流”。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与知识节点自有的知识相互作用,从而激发产生新的知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管理好组织的知识,如果能够把知识的流动描述清楚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尽量提高知识流动的效率,知识管理就能够得以更好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