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影响与管理建议

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影响与管理建议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针对员工责任的部分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界定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维度。本书将引入该构念,深入研究其对员工行为机制的复杂影响作用。因此,本书试图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探讨员工个体层面,道德身份认同在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并对其作用做出实证验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与消费者满意。

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影响与管理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笔者希望通过理论回顾和分析,在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契约理论、道德认同理论基础上,用跨层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外部效应,特别是对消费者响应的传导机制,以及构建员工的道德身份认同对传导机制的影响机理模型。界定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并进一步归纳与验证中国情境下企业承担员工责任的具体维度,分析不同维度对消费者做出响应的影响差异,揭示员工、消费者个体在整个传导机制之间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分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在承担员工责任方面的差异,以及研究消费者响应程度是否存在不同,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类型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提出管理建议,分类管理员工、消费者预期,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买力,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本书的概念性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概念框架图

1.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内涵、维度研究

探索中国情境下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内涵、维度、测量量表等,同时,探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员工社会责任表现方面的差异。基于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针对员工责任的部分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界定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维度。测量量表在借鉴现有相关变量的成熟量表基础上,结合国外最新文献研究成果,以及调研等编制而成,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维度划分的合理性以及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2.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在服务营销中的中介作用研究(www.daowen.com)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认为,高员工满意、高员工心理契约有助于形成员工超过劳动契约本身的利他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Organ and Ryan,1995;Rousseau,1995,1999)。在关系营销领域,很多研究表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cior)对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Reichheld,1996;Reynolds and Beatty,1999;Podsakoff and Mackenzie,1997)。本书将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引入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考量其具有对外传导性的某些维度在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3.道德身份认同调节机制研究

关于道德身份认同的研究,国外心理学管理学领域刚刚起步,国内研究可查文献凤毛麟角。本书将引入该构念,深入研究其对员工行为机制的复杂影响作用。由于已有研究认为个体认同(Gu and Morrison,2009;Oyserman,2009)和信念(Sen and Bhattacharya,2001;Wagner et al.,2009)将影响个体的行为认知,进而影响个人的判断、选择、行为与表现,人总是渴求被认同的,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描述的就是这一渴求被满足时的快感。而每个个体都有多个身份,基于整个心理图示中最重要的认同将显著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Karl Aquino,Americus Reed II,2003)。因此,本书试图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探讨员工个体层面,道德身份认同在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并对其作用做出实证验证。

4.影响消费者响应的其他因素的研究

本书还将探讨员工、消费者的其他个人特征变量(如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在企业承担员工责任与消费者响应机制之间的存在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研究不同产权类型(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在承担员工责任方面的特点与差异,并检验该变量对主效应是否有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与消费者满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