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洱源城,地热宝库,热水遍布

洱源城,地热宝库,热水遍布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洱源城中热水遍布,直到现代,一些机关单位、街巷、民居墙脚都有大小不同的热水自然出露,洱源城素有“热水城”之美称,温泉点多,分布区域广,水质好。洱源“地热国”洱源的地热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温泉13处,年产热水309万立方米,仅次于腾冲。据宾馆观察反映,当时地下热水的水位可达地表。由于地热水位下降,出水量减少,迫使县城内一些原有和新开的温泉旅馆重新打井抽水,洱海源宾馆则用加深机井抽水来加以维持。

洱源城,地热宝库,热水遍布

徐霞客游洱源时,两次游九气台,煮鸡蛋为餐;在他入宿的护明寺之南就见到“温泉即洋溢于其北”;他离凤羽抵洱源城后,“何长君留酌书馆,复汲汤泉为浴而卧”。即取温泉的热水用来洗浴。洱源城中热水遍布,直到现代,一些机关单位、街巷、民居墙脚都有大小不同的热水自然出露,洱源城素有“热水城”之美称,温泉点多,分布区域广,水质好。温泉路的热水井和温泉澡塘成为县城居民的主要生产生活用水,他们把喂猪用的糠麸、豆面等饲料,挑到井边,用热水烫熟后回家饲喂,还利用热水对屠宰的猪鸡进行汤退。到井边挑热水的人络绎不绝,热水可作洗涤、洗浴等生活之用;也可以饮用,十分方便。温泉澡塘设有浴室和游泳池,使这里成为县城特别热闹的一隅。

洱源“地热国”

洱源的地热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温泉13处,年产热水309万立方米,仅次于腾冲。温泉集中分布于交通沿线的洱源城、下山口和三营、牛街。成为洱源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旅游资源。

2002年后,县里引来四川万泰集团在九气台新建一座占地912亩的“中国洱源温泉城”又称“地热国”。

2005年初,万泰集团打深井抽地下热水,致使江干温泉和九气台村20多处地热泉眼断流,生产、生活用水枯竭;地表下沉,特别是出热水的泉眼已经塌陷,民房被拉裂26~27户(全村100余户、700多人),真武阁东南角从石脚至屋檐被拉裂,阁向南倾斜;门槛石下陷,岌岌可危也。

水源枯竭后影响热水连根,热水鱼塘的种养业;村建的热水澡塘也因断流报废;生活用水目前暂由玉湖镇修的一口地下水井解决。这是编者2005年4月重走徐霞客游路时,在九气台看到、听到的现状。呜呼!“地热国”兴起之时,九气台覆灭之日。

江干温泉:是属于部队打井钻探后,冒出了地下热水,没有进行封闭而保留下来的人工温泉。泉水自然出露,不需要抽水设备。温泉建有浴室和砖砌的热汽通道,专门收集凝结于砖块上的气磺(天生磺)作为药用。

1995年九气台村建成了村镇联营澡塘,结束了露天浴的历史,但好景不长。(www.daowen.com)

2011年4月我又进行了追踪调查,专门了解地下水位变化的情况。

1997年在县城建成九气台温泉宾馆,打了一口300米深的机井,抽取地下热水,年抽水量约2万立方米,每天抽50立方米左右。据宾馆观察反映,当时地下热水的水位可达地表。

2005年初,万泰集团在原来没有热水出露的“地热国”内打深井抽取地下热水后,使温泉宾馆热水机井的水位下降到地表以下4米;还导致江干温泉、九气台村全部地热泉眼和村镇联营澡塘断流,县城内其他地表自然出露的地热泉眼全部干涸;县城原有的温泉澡塘和温泉路的热水井,出水量比原来减少1/3以上。

由于地热水位下降,出水量减少,迫使县城内一些原有和新开的温泉旅馆重新打井抽水,洱海源宾馆则用加深机井抽水来加以维持。

九气台温泉宾馆因机井较深,又一直采用抽水机抽水,而尚未受到水位下降和水量减少的威胁,营业基本稳定,只是人员工资、物耗成本上升,而收费不变,使效益有所下降。

科学的开采,使地下热水资源失去平衡,给声名远播的九气台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值得反思。现在已经到了用科学发展观,来对洱源城的地热资源进行重新认识,科学规划、论证,合理布局,限制掠夺性的开发和有偿使用地热资源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