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用度的艺术:掌握适度原则的领导之道

用度的艺术:掌握适度原则的领导之道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度”从哲学上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领导活动也有一个“度”,领导应学会用度,掌握适度原则,把握自身工作的分寸和尺度,以便防止“过”与“不及”两种倾向,力争创造出最佳的决策效益。过分的“讲原则”与过度的灵活性都是不对的,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尽力避免。应该依据具体客观条件的变化,权衡利弊,作出相应的决策,尤其是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用度的艺术:掌握适度原则的领导之道

“度”从哲学上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领导活动也有一个“度”,领导应学会用度,掌握适度原则,把握自身工作的分寸和尺度,以便防止“过”与“不及”两种倾向,力争创造出最佳的决策效益。

(1)原则性与灵活性。作为一个企划主管要有长远眼光,要有全局眼光,要懂得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局部利益换取长远的全局利益。要将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既不能机械教条地死抱“定规”不放,也不能做无原则的妥协变通。如果对原则只是简单机械地看待,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置,就会使原则变成僵化的教条,不利于打开困难局面,也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反之,脱离原则的变通,太灵活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过分的“讲原则”与过度的灵活性都是不对的,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尽力避免。应该依据具体客观条件的变化,权衡利弊,作出相应的决策,尤其是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在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时候,企划主管要比下属和其他人看得更深、更远一些。另外一点,就是为了摆脱被动局面而需要灵活处理时,企划主管要以大局为重,善容责言,甚至要忍辱负重。

(2)“冷处理”与“热处理”。“冷处理”主要是指有时引而不发,视而不见,故意拖延,敷衍了事;“热处理”就是伺机而发,及时补救。比如,同样是做菜,有着同样的调料,可有的人能炒出来香味扑鼻、芳香流溢、吊人胃口的佳肴,而有的人却做得平淡无奇,有种令人“望而生畏”之感。其奥妙和诀窍究竟在哪儿?也许懂得做菜的人会告诉你两个字:火候。火候是做菜的先决条件,火候过旺,不是煮烂就是烧糊;火候不到,芳香又不会四溢,难哉!色、香、味俱全正是火候恰到好处的最好反映。炒菜如此,企划主管的工作其道理亦然。因此,把握火候、掌握分寸、蓄势待发正是企划主管值得注意的。

(3)清楚与糊涂。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在企划主管的工作中,也有两句名言“大事要争,小事要让”;“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这里的大事就是指关系全局,涉及党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大问题。对于这些大事要争,头脑要清楚。企划主管在有关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不能有半点儿含糊。(www.daowen.com)

这里的小事是相对于大事而言的,主要是指那些无关主旨、无碍大局的次要问题、枝节问题、局部问题、具体问题。小事为什么要让?因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差异,人们在小事上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在这些小事面前不必过于认真,不必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作为一名主管,要想做到时时处处都明察秋毫是不太容易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事事清楚”往往导致“事事不清楚”。过分地求细、求真,势必分散主管精力,妨碍大事的贯彻落实。因而,企划主管要善于分清主次、轻重,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上,豁达大度,善与人和,对于一般枝节小事不必过于认真,防止出现形形色色的无原则纠纷和个人意气之争,使人变得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从而保证企划主管集中精力抓好大事的落实。

(4)多管与少管。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主管口有怨言,“大忙了,太累了”,有些主管甚至积劳成疾。其中原因固然较多,但有些主管工作头绪太多,繁杂忙乱,个人大包大揽却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一句话:没有处理好多管与少管的关系。

作为一名企划主管,心里要始终明白:主管要干主管的事。此话听着简单,真要做起来还是颇不容易。一名好的企划主管,只有在工作过程中实行科学领导,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和效益,越是尽职尽责,越要克服忙乱,不能把尽职尽责和事必躬亲画等号。

(5)整体与局部。作为一名企划主管,经常要遇到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这类棘手的问题,因而应该学习好辩证法,掌握好中间的“度”。

局部与全局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一方面,整体统率局部、决定局部,局部隶属于整体,因此局部要服从于整体,围绕整体而活动。另一方面,整体又是由局部组成的,整体也离不了局部,因此整体要关心局部,照顾局部,支持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