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仿真输出设计方案优化

仿真输出设计方案优化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4.2.3小节中的学习评价设定,个体平均知识水平主要反映了整个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知识与项目环境的适应水平,是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参与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的结果。图4.7给出了不同组织间学习策略参数设定下的项目知识水平变化趋势输出结果。各个学习过程的参与度计算方法见表4.5。通过对仿真模型中的输入变量进行控制,观察特定变量下组织间学习参与度的变化可以比较该变量对组织间学习过程的影响机理。

仿真输出设计方案优化

跨组织项目网络组织学习机制仿真模型的输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项目知识水平,以描述组织学习成果;②学习参与度,以描述跨组织项目网络中各个组织学习过程发生的频率。

(1)项目知识水平的输出

项目知识水平是对跨组织项目网络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成果的测度,本模型主要从个体平均知识水平、组织平均知识水平和网络知识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测度。

根据4.2.3小节中的学习评价设定,个体平均知识水平主要反映了整个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知识与项目环境的适应水平,是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参与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的结果。组织平均知识水平是组织对项目环境适应水平的体现,是组织向跨组织项目网络学习和组织内个体学习的结果。而跨组织项目网络知识是跨组织项目网络作为学习主体通过与个体和组织相互学习(与组织的交互也是由个体来实践)的结果,反映了整个跨组织项目网络共同知识对项目环境的适应水平。因此,通过对仿真模型中的组织间学习相关输入变量进行控制,观察特定变量下项目知识水平的变化可以探究组织间学习过程对项目知识水平的影响机理。图4.7给出了不同组织间学习策略参数设定下的项目知识水平变化趋势输出结果。

图4.7 不同组织间学习策略设定下的项目知识水平变化趋势输出结果

注:上图为探索式混合学习设定,下图为平衡式混合学习设定;两图的组织内学习策略均设定为探索式学习,其他项目情境设定相同,横轴为项目的学习周期数,IOPN指项目网络。

(2)学习参与度的输出

学习参与度是对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参对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的参与程度的测度。(www.daowen.com)

根据4.1.1小节跨组织项目网络学习系统构成分析,项目网络组织内学习过程包括组织内个体相互学习、个体向组织学习和组织向个体学习,组织间学习过程包括组织间个体相互学习、个体向项目网络学习、项目网络向个体学习、组织向项目网络学习和项目网络向组织学习。其中组织向个体学习、项目网络向组织学习、项目网络向个体学习和组织向项目网络学习是组织知识编码的过程,而组织内个体相互学习、个体向组织学习、组织间个体相互学习和个体向项目网络学习是个体知识编码的过程。因此,本模型分别对每一个学习周期中各个学习过程中参与知识编码的个体数量进行统计,以测度各个学习过程的开展强度,从而对整个项目网络的组织学习活动进行定量描述。各个学习过程的参与度计算方法见表4.5。

表4.5 学习参与度计算方法

注:agent_action=1,2,3,4分别表示学习方式选择组织内相互学习、向组织学习、组织间相互学习、向项目网络学习的个体,organization_action=1,2分别表示参与组织向个体学习、组织向项目网络学习的个体,IOPN_action=1,2分别表示参与项目网络向个体学习、项目网络向组织学习的个体。

通过对仿真模型中的输入变量进行控制,观察特定变量下组织间学习参与度的变化可以比较该变量对组织间学习过程的影响机理。图4.8给出了不同组织间信任水平设定下的个体学习参与度变化趋势输出结果。

图4.8 不同组织间信任水平设定下的个体学习参与度变化趋势输出结果

注:图中个体学习参与度计算以5个学习周期为统计周期,项目仿真学习周期为100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