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创新:重要的源泉和变化模式

技术创新:重要的源泉和变化模式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研究“技术创新”这个课题,探究其含义。但现在我们说创新往往是指技术创新。总体而言,技术是创新的一个基本源泉。一个国家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才能进行自主的、持续的技术创新。专家们把技术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和增量性创新。近几十年来,技术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国家创新体系又是对技术创新运作进行研究的新方法,专家们用之研究知识和信息在这个系统中的流动和传播方式。

技术创新:重要的源泉和变化模式

什么是技术创新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研究“技术创新”这个课题,探究其含义。“创新”一词是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首先提出来的,意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的产品;采用新的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1]。在生产体系中推陈出新是熊彼特“创新”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各个方面的创新。但现在我们说创新往往是指技术创新。由于科技的进步,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变化,现在人们提出了不少大同小异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院前院长普雷斯说:“技术创新是运用新的科学知识或更巧妙的工程学去成功地设计、制造和营销新产品或者改进产品的过程。”[2]加拿大科技咨询委员会把创新简单地定义为“将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过程”[3]。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指出:“创新是指知识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转化过程,它不仅涉及科学技术活动,还涉及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和满足。”[4]以上几个提法都强调了新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所以,技术创新是以商业化为目的,与科技密切相关、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技术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总体而言,技术是创新的一个基本源泉。今天的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今天的技术创新必须由科学来支撑,没有科学方面的突破,也就没有真正的、重大的技术创新。一个国家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才能进行自主的、持续的技术创新。以上概念也突出了技术转化,各国政府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就是要将可获得的、有商业化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率,达到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生活质量。专家们把技术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和增量性创新。前者利用崭新技术推出全新的产品、工艺或服务,后者则着重于改进,推出质量更高、性能更好、功能更多的产品,或者使工艺效率更高。一个国家需要同时抓这两种创新。

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更加体现为一种竞争实力。考察各国的优势产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创新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发挥着巨大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也就无从提高。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因此,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和加速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ww.daowen.com)

20世纪2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在20世纪前半叶发生的微观物理学革命的带动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合成化学技术等主要技术为代表,形成了又一次技术革命[6]。在这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出现了新兴工业部门,原有的工业部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又有利于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发展与扩散。

近几十年来,技术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工业技术创新是简单的“技术推动”的线性过程,这是技术推动模式。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市场拉动”模式盛行,即根据市场或用户的需求进行创新。70年代强调了营销和技术因素对成功创新的重要性,出现了科学、技术和市场相配合的“配合模式”。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普遍采用被称为“一体化模式”的第四代模式,技术、设计、制造、管理和营销部门共同参与推出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工艺。现在的第五代模式为“系统一体化和网络模式”,它把创新看作是一个并行的过程。研究开发、原型开发、制造等系统职能同时参与;各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形成较紧密的网络。正是第五代创新模式的出现使得“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应运而生。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将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有机地联系起来,把它们看成是创新活动中的不同角色和网络中的各个要素。而且国家创新体系又是对技术创新运作进行研究的新方法,专家们用之研究知识和信息在这个系统中的流动和传播方式。国家创新体系方法强调,技术与信息在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流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