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

货币政策: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货币政策的思考表明,货币政策不是一个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这导致货币政策体系本身的内在冲突,使货币政策难以成为熨平周期的有效政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意图是通过降低利率来扩大货币供给,从而解决经济下行压力。据此,商业银行应当逆周期放贷成为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主张。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证明以熨平经济周期为目的的宏观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货币政策: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

张衔

张衔,经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委员会原主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励。

讨论这个题目可能会引起争议。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货币政策的思考表明,货币政策不是一个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结论是:在经济周期或产业周期中,由借贷关系决定的利息率变化的作用明显具有顺周期性,但货币政策是逆周期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常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传导作用,但商业银行是一个谋利机构,其行为是顺周期的。这导致货币政策体系本身的内在冲突,使货币政策难以成为熨平周期的有效政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意图是通过降低利率来扩大货币供给,从而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其基本假定是经济中货币供给不足。据此,商业银行应当逆周期放贷成为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主张。但是,造成周期性衰退或经济严重下行的原因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再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调,是相对生产过剩或产能过剩,是生产与消费等一系列矛盾的产物。副标题所以叫做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是因为马克思经济学深刻分析了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和利率随周期波动的运动规律,新凯恩斯经济学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证明以熨平经济周期为目的的宏观货币政策是无效的。(www.daowen.com)

本文分四个部分:一、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的行为准则;二、经济周期中的利率与不完全信息下的商业银行;三、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四、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