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体验营销的伦理问题探讨

体验营销的伦理问题探讨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体验营销的含义、特点、类型、要素,掌握体验营销实施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理解体验营销中伦理问题的主要形式,思考体验营销伦理失范的对策。学习重点体验营销,体验营销实施的关键要素,体验营销中伦理问题的主要体现。随后,张女士与对方再次联系,在索要快递单号无果的情况下,张女士

体验营销的伦理问题探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体验营销的含义、特点、类型、要素,掌握体验营销实施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理解体验营销中伦理问题的主要形式,思考体验营销伦理失范的对策。

学习重点

体验营销,体验营销实施的关键要素,体验营销中伦理问题的主要体现。

开篇案例

微信朋友圈点赞送礼品 擦亮眼睛不要被骗

微信“点赞营销”成为广大商家宣传促销的新平台,微信“点赞”送礼活动因为参与门槛低,引起不少网友关注。但就在微信营销、点赞营销侵占朋友圈的同时,只要点个“赞”,就可领到一份精美的礼品,这背后却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真假点赞局”。

现象:朋友圈索赞换礼成风

记者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不少好友纷纷转发一些婚纱摄影楼、家纺专卖店等企业微信公众号推广的“集‘赞’有礼”活动,并在朋友圈索“赞”。

记者进入这些“集赞送礼”的微信,发现这些微信均是以公司名称起名的公众号。记者发现,在这些商家的微信公众号所推的微信中,写有活动时间、每天领取时间与地址、客服微信号、客服热线等,且明确标明“活动期间需要集满‘赞’的数量”。

另外,在微信中,除了关于集“赞”送礼的图文描述,文章还会介绍该公司最近主推的一些产品。在文末,记者发现其阅读点击率基本都会过万人次。

微信“点赞送礼品”很受追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商家开始在微信平台上推出“点赞送礼”的活动,以此来吸引网友的关注。从奶茶蛋糕、充电宝、话费、电影券、化妆品等,到家用电器,“点赞”似乎已无所不能。

体验:兑换前被推销产品

为一探究竟,记者来到长安镇中心区,发现好几家婚纱影楼店铺门前都排着 “长龙”。而前来排队的几乎都是40岁左右的大妈,来兑换集“赞”礼品的。

记者排了半个小时,才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影楼。随后,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开始询问记者是否要订他们影楼的产品。在记者表示无意愿,只是前来领取礼品时,对方还附带了一个条件:“要先群发给朋友,表示自己已经领到礼品了,最后才能顺利拿到礼品。”记者以“我不懂群发”为由拒绝群发。没想到,该工作人员竟然夺过记者的手机,通过手机微信群发助手功能群发了一句“礼物已经领到”的信息,记者最后才拿到了礼品。

凑齐了“赞”却得不到礼品(www.daowen.com)

近日网友李女士来到网易河北保定频道称:这两天有一家日韩护肤品的商家在微信里做“点赞营销”,活动内容写到“攒25个赞,免费送精美大熊一个,淘宝店的售价是188元,包邮”,当时觉得让朋友们帮忙点个赞就能得到一个礼品挺不错,于是就转发了并第一时间找来了很多朋友为她点赞。很快她就积够了25个赞,按照商家的活动说明,她添加商家发布的微信号,期待领取礼品,可是商家发布的微信号连续添加了好几个都无法加上,一连试了 2 天,也不见商家有回应。“这还算是点赞就能领取礼品吗?”李女士因此对活动的真伪产生了怀疑。

求点赞调查:礼品是廉价货

礼品最终是领到了,但质量如何呢?记者发现,当天领到的钻石碗确实没问题。但朋友圈中一位好友就告诉记者,她在另外几间婚纱影楼所领到的集“赞”礼品——如咖啡杯、瓷碗却是有瑕疵的产品。这些礼品“没有生产厂名,也没有生产厂址,更没有质量合格证,分明是‘三无’产品”。记者调查发现,大家通过集“赞”所兑换的礼品,在网上售卖都是非常廉价的。比如一双同款的某牌子咖啡对杯,网上售卖包邮才11.3元;钻石玻璃碗六件套包邮也仅需19.9元。

消委会:防范个人信息被套取

据长安镇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市民仅是集“赞”却没有消费,其所换来的礼品,是很难界定是否属于消费行为的。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赠品应与正品一样享受规定的“三包”要求,质量也要合格。集“赞”的礼品假如没有生产厂家以及生产厂址等信息,就应属假冒伪劣产品。

朋友圈集“赞”活动是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它的可信度有多高,主要还是看商家。微信用户参与集“赞”换礼活动,如商家只是单纯属于一种赠予行为而不是在促销过程中使用赠品,该行为仅受民事约束,而没有涉及法律行为。对于一些商家要求兑换礼品的市民填写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就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做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小心这类“集‘赞’送礼”信息背后的陷阱。

微信“点赞”送礼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它靠不靠谱?提醒:盲目“点赞”小心上当

对于微信营销的“点赞送礼品”活动,市民们表示有的时候集齐了“赞”但商家不兑现承诺,也没有办法联系商家。市民们表示花了心思参加“点赞”活动,但自身合法权益却难以维护。

对点赞容易、兑奖难这一现象,有相关人士表示,商家不兑现承诺系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但目前工商部门对网络营销的监管还不很完善,因此,消费者切忌盲目跟风,在参与“点赞送礼”活动之前应事先和商家进行沟通,了解其详细规定。同时,也希望商家能以诚信为原则进行微信营销,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在消费人群中扩大影响力、提高认知度的目的。对于“点赞有礼”暗藏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提醒,有不法分子为了套取个人信息,频频利用微信“点赞”活动作案,礼品只是诱饵,微友需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集赞换礼品 差点掉入大骗局

“好消息!厂家特举办一个优惠活动,即日起转发本条说说加图片到朋友圈集赞满(只需邮费30元,大款车型需要88元邮费),扫描二维码领取。”翻开发在朋友圈的集赞帖子,市民张女士讲述了这段让她很不愉快的朋友圈“集赞换礼品”的经历。

张女士告诉记者,对这一活动她也想试一试。于是,把这家二维码名片名字为“吉安儿童专卖店”的店铺名片,集赞送出的礼品图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征集朋友点赞。很快,张女士就收获了60个赞,她把“点赞”个数截图发给了对方,并告知自己想要换取的礼品。对方称,需要支付88元的邮费。这时,张女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现在类似的骗局很多,如果我给了邮费,你们什么时候发货?可以货到付款吗?”对方称无法货到付款,这时,张女士要求对方发两张别人领取的图片,对方以活动才进行两天为由拒绝了。张女士问,“万一付了款,没这个活动了怎么办?”对方表示离活动结束还有一周,张女士便决定试一试。

于是她转了88元的“微信红包”作为邮费发给对方。随后,张女士与对方再次联系,在索要快递单号无果的情况下,张女士向对方提出退邮费,对方同意。但却要求张女士将她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或支付宝二维码发给对方,对方直接来支付。

这时,张女士觉得是大骗局。因为支付宝二维码和微信二维码都绑定了银行卡,对方索要两个二维码,可能是要盗取绑定的银行卡中的钱。张女士果断将对方“拉黑”。当然,直到现在,张女士也没收到点赞换得的“礼品”。

因此,消费者在参与“点赞换礼品”活动的过程时,应该擦亮眼睛。在参加活动前可以向商家电话咨询,怎么兑换、有没有条件限制等问题。一定要在确定了活动的真实性以后再参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多核实,特别是要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资料来源:刘满元.微信朋友圈点赞送礼品 擦亮眼睛不要被骗[OL]. 中国经营网, 2016-05-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