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围标、串标风险及防范框架

围标、串标风险及防范框架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标、串标风险,主要是指“投标人基于各项不合规途径和手段,在特定投标项目的竞争中获得不当优势。”一言概之,“围标和串标的实践都是建立在复杂的利益链条上,涉及招标人、招代机构、评标人、围标人、串标人、被挂靠人、付押人等投招标过程中的诸多利益相关方,展现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利益协调和串联博弈。”为了有效应对串标、围标的风险,构建全面串围标风险防范框架理应从监管、激励、惩处等关键要素入手。

围标、串标风险及防范框架

围标、串标风险,主要是指“投标人基于各项不合规途径和手段,在特定投标项目的竞争中获得不当优势。”[31]具体而言,围标是指围标组织者对所有或绝大多数投标参与者的报价方案进行控制或调整而中标的违规行为;串标则是主要涵盖投标方通过与发标方、投标代理机构、部分投标方等主体中的一个或数个进行不正当串通而获得中标资格的违规行为。一言概之,“围标和串标的实践都是建立在复杂的利益链条上,涉及招标人、招代机构、评标人、围标人、串标人、被挂靠人、付押人等投招标过程中的诸多利益相关方,展现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利益协调和串联博弈。”[32]

结合围标与串标的目标共同性和实践多样性,串标与围标间往往不存在严格界限,能够相互转化。基于经验证据,中国交通企业易遭遇的串围标风险主要体现为四类:①交通企业的招标工作人员为了追求非法利益,与投标人进行的违规串联;②交投集团总部为了对控股、参股企业经营的倾斜性扶持,对参与投标的关联企业的特殊关照;③特定的投标方凭借与剩余全部或绝大多数投标方的利益协调,达到中标的目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④投标方借助于招标中介机构、挂靠方、其他投标方之间的协调,不正当地获取投标资质。上述串标、围标风险的形成,不仅与串围标过程中勾连的隐蔽性和多样性密切联系,更与招标监督制衡机制的不完善显著相关,部分又是由于交通企业缺乏市场化的锤炼所致。(www.daowen.com)

为了有效应对串标、围标的风险,构建全面串围标风险防范框架理应从监管、激励、惩处等关键要素入手。需要在交通企业体系内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通过逐渐消除内部倾斜支持,提升控参股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消除母公司与子企业之间的不合规现象;需要在招标过程中严格规范工作流程,降低因流程短板所致违规发生概率,规范对投标方资质审核,增强对隐蔽问题挖掘深度;需要规范对招标中介机构的使用,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价机制,对不合格的中介机构及时终止合作,并设置暂停合作的时长标准;需要增强对招标条线雇员监管,完善违法违规操作惩处机制,营造交通企业招投标业务的合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